展望2011中国石油"非强勿扰"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1-1-14 9:47:51  兰格钢铁

  
海洋石油将会是未来的发展重点,中海油宣布将在20年内把南海建成“深海大庆”。图为中海油半潜式钻井平台。

  编者按

  新年伊始,国际机构普遍预测,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有可能再度冲击高位。

  事实上,从2010年8月开始,国际原油价格已经呈现出持续攀升的态势:8月底,国际原油价格突破70美元/桶—80美元/桶的“合理波动区”,在 80美元/桶—90美元/桶区间内高位震荡。2010年12月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报价90.37美元/桶,宣告国际油价自2008 年金融危机后首次上触90美元/桶大关。

  这引发了人们对于新一轮油价高企的担忧。高盛、摩根大通和越来越多的大型能源交易银行预计,2011年油价将升至每桶100美元上方,并持稳在此。

  若然“高油价”时代再次来临,中国该如何应对?对2011年,我们能有怎样的期待?

  让价改

  来得更早一些吧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在国内最明显而直接的影响,便是成品油价格的调整。

  2010年以来,我国共调整了4次成品油价格,其中3次上调,1次下调。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每次调整都遭受公众不同的质疑:或认为调整时间与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相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或认为调整幅度不到位,或认为只涨不降……

  国家制定成品油定价机制,初衷是让其与国际油价接轨。然而,事实却反映出该定价机制的诸多弊端,业界也一直在呼吁,能将该定价机制做一定的修改,主要是将调价周期从22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或14个工作日、降低4%的调价“红线”等。

  业内共同期待,2011年上半年国家可以把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完善方案推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成品油修改方案可能适当缩短调价周期和使调价机制更为灵活,让市场更为灵敏地反映国际油价和国内油价的变动趋势。对于政府来说,这样既可以减少投机和避免公众的不满和质疑,也有利于向市场定价过渡;对于企业来说,可以使国内油价跟国际油价更加贴近,得到更真实的价格信息;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使价格机制更为真实,调价频率的增加会让大家对于调价更加习惯,不再过于关注和期待。

  除了价格改革,相关的财税措施也将出台,以引导更为合理的消费模式。

  非常规 非常给力

  2010年,中石化、中石油相继在加拿大油砂项目上有所斩获。在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四处开花”后,非常规石油开发也将在2011年迎来一轮热潮。

  非常规石油受到重视也源于国际原油价格的高企。此前,开发油砂矿主要风险是原油价格波动,油价太低会造成亏损。由于开采成本在每桶20—40美元之间,盈亏平衡点应该在国际原油价格60—70美元/桶。2011年高油价的预期使得油砂的开发不再存在成本的顾虑,而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不过,非常规石油的开发还面临着其他诸多问题。国际能源署(IEA)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就因为非常规石油生产所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要比大多数常规石油大得多而担忧。不过,他同时也表示,从石油生产到应用的全过程看,这种差别并不大,因为大多数排放发生在使用阶段(例如汽车发动机内的燃烧)。但是,减排措施还是必需的,例如更高效的采掘技术、二氧化碳的捕获及储藏技术。

  尽管当下非常规石油开发远远称不上成熟,然而,常规与非常规是相对的,能源需求发展到一定阶段,常规的也许会俯身为非常规,而非常规可能上升为常规。当非常规油气的开发成为主战场后,它将成为能源领域的角逐热点,支撑起油气供应的稳定,也必将成为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

  决战深海

  1月4日下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董事长傅成玉宣布,2010年中国海洋石油天然气产量超过了5100万吨油当量,几代石油人建设“海上大庆”的梦想实现了。

  过去10年间,我国新增石油产量53%来自海洋,2010年则达到80%。而这一比例,在2011年或将稳中有升。

  随着深海勘探和采油能力的提高,我国海洋石油具有持续发展的远大前景。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四大海洋产油国之一,中海油产量约占我国年产量1/4。而按照中海油的规划,到2020年,中海油在南海将再建成一个“深海大庆”油田。

  尽管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世界深海油气的开发进度,但是我国石油工业发展格局已然实现了从“以陆地石油为主”向“陆海统筹、海陆并重” 战略的转变,从长远期来看,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势头不可阻挡。2010年4月27日原中海油高级副总裁高志凯在“2010亚洲深海油气峰会”上表示,未来 10年中海油将斥资人民币1000亿元,用于中国领海的油气开发,而整个中国深海油气开发的总投资将达450—1000亿美元。

  对中国的海洋石油工业发展而言,最大的瓶颈仍然在于深水钻探技术以及装备的缺失。不过,随着海洋石油的发展,未来中国在继续对外开放海洋油气开发的同时,还将施行包括建立自己的深海油气装备制造业、加大全球服务公司并购力度等多种措施,提升本国海洋油气开发水平。

  以调整之变

  解短缺之痛

  我国石化行业经过多年发展,产品供应已经由“整体数量短缺”转变为“结构性短缺”。其中高端产品短缺,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产品结构性短缺是行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的具体表现。因此,在石化行业“十二五”规划中,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是重中之重。而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山之年,许多具体项目将在今年 “现端倪”。

  在企业结构优化方面,计划到2015年,我国形成若干个2000万吨级的炼油生产基地,全国炼厂平均规模超过600万吨/年,乙醇装置平均规模达到 60万吨/年以上,全国石油和化工百强企业销售收入占行业的比重提高到三分之一,销售收入过千亿的企业达到10个以上。同时,对氮肥、农药、氯碱、纯碱、电石等传统行业通过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减少企业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将进一步提高油品环保质量,柴油、汽油比例趋于合理,可基本满足国内油品需求,乙烯下游产品专用料比例上升;高浓度化肥比重提高到85%,缓控磷肥推广规模扩大,子午线轮胎、离子膜烧碱、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环境友好型涂料和染料等先进产品的比重明显提升,工程塑料、氟硅材料聚氨酯等高端石化产品自给率进一步提高等。

  在“调结构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总体思路指引下,2011年的石化行业或许将面临一次“洗牌”,而这也是我国石化行业由大到强的必经之路。

  高碳时代的低碳之路

  世界各国都意识到低碳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对二氧化碳减排的争吵从哥本哈根延续到坎昆,也没有出现一个大家满意的方案。不过,争吵在继续,承诺还是得兑现。我国既然已经对节能减排做出了规划,那么该采取的措施还是“一个都不能少”。

  石油石化行业作为高排放的行业之一,如何实行低碳战略?一方面,石油石化企业开展多项低碳业务,尽量少消耗碳资源,2010年两大石油公司正式全面拥抱新能源:2010年2月,中石化表示,除了电动汽车充电站外,该公司发展新能源还有其它途径,如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化工以及煤化工等。几乎与中石化同步,中石油集团也在2月提出了首个新能源发展规划,并把生物质能和煤层气列为发展重点。另一方面,石油公司在行业内部实施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比如炼油流程该如何优化,乙烯行业要推广怎样高效的燃烧器等,在“绿色油田”之后,又出现了“绿色炼化”、“绿色销售”……

  如果说,2010年中国石油在节能环保、低碳发展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2011年就是中国石油低碳之路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石油行业此前布下的“棋子”也将在今年乃至未来带来确实的利益。 (中国能源报)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展望2011中国石油"非强勿扰"
  • 中国石油“十一五”资产总额翻番 油气保障能力提升
  • 中国石油力争原油产量保持年均增长200万吨
  • 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作业当量产量达8673万吨
  • 中国石油未来将投600亿美元收购海外石油资产
  • 中国石油已占全国83%天然气市场份额
  • 环保部将批准中国石油与委国油合资炼油项目
  • 中国石油兰州炼油厂新建汽油加氢装置投产
  •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去年达到产量预期
  • 发改委预计今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约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