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对于刚刚叫停石景山厂区的首钢来说,却迎来了一份大礼,首钢迁钢项目正式被国家审批为合法产能项目,这标志着国家紧缩审批以来,第一家钢企拿到了“户口”。
“首钢迁钢项目已经获得国务院的批准签字,但正式批文还没有下来,不过很快就会下来。”首钢内部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首钢迁钢项目获批后,不少业内人士也开始猜测下一个批文会花落谁家,在众多钢企之中,重庆钢铁成为了大家最看好的一个。
迁钢“户口”落听
首钢迁钢项目顺利获批的消息一出,在钢铁界可谓是一鸣惊人。这是自去年国家发布有关紧缩审批政策以来,第一家拿到“户口”的钢企。
资料显示,2010年6月在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中称,除国家已批准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外,2011年底前不再核准、备案任何扩大产能的钢铁项目。同年11月,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发布《关于清理钢铁项目的通知》,要求对钢铁项目进行一次性清理。此次钢铁项目清理的范围包括,自2005年以来开工建设(含在建和已建成)的钢铁项目(包括新建、改扩建的铁矿开发项目和钢铁生产项目)。
据了解,首钢迁钢项目是首钢集团一手建立起来的,但一直没有拿到国家发改委的批文,从2160项目到1580项目,首钢一直没有放弃与国家发改委的沟通,直至今日,首钢迁钢项目终于熬过了7年的“黑户”生活。
首钢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同样有其“消化”的过程,在国家开始收紧钢铁政策以来,首钢就建立和兼并了数家钢企,而这些钢企也并非一开始就能得到国家的合法“户口”。迄今为止,它们同样存在着历史性的遗留问题,首钢迁钢项目也是其中之一。而有这种情况的钢企并不在少数,比如宝钢的湛江项目和武钢的防城港项目。
据悉,宝钢整合广钢、韶钢以后,将在湛江东海岛建设年产500万吨精品钢铁基地。而政府给出建立湛江项目的条件则是,淘汰广东省内1500万吨落后钢铁产能。截至去年年底,广东省仍有近500万吨的落后产能未被淘汰。而武钢防城港项目也是由于国家要求淘汰落后的钢铁产能,迟迟未获国务院批准。预计武钢防城港项目要淘汰铁541万吨、钢910万吨。
与宝钢湛江项目和武钢防城港项目相比,首钢迁钢项目的获批是有其特殊的一面,这也并非说明宝钢湛江项目和武钢防城港项目以后没有机会获批,“宝钢和武钢的一些项目都是能获批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钢铁分析师赫荣亮表示。
或成首钢股份的出路
对于首钢迁钢项目的获批,虽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随着首钢石景山厂区的停产,首钢股份的实力也大大被削弱。而这次首钢迁钢项目似乎也沾了点首钢搬迁的光。“首钢迁钢项目的获批,也是国家对首钢搬迁调整的支持。”首钢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现在首钢石景山厂区已经停产,首钢迁钢项目获批,也是给首钢一个出路。”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许中波表示。
资料显示,首钢迁钢于2002年注册成立,2004年2160项目全线投产,年产量达到200万吨,这一项目很快通过了河北省环保审批,其后项目产能扩大到了400万吨。2009年,1580项目启动。迄今,首钢迁钢产能已达到800多万吨。据了解,这次主要是1580项目获得审批。
不少业内人士猜测,迁钢资产有望注入首钢股份。随着首钢石景山厂区的停产,首钢股份也一直状态不佳,照此情况看,首钢股份如果不注入新的资产,复牌更是遥遥无期。
据业内人士分析,就首钢集团的现状来看,首钢迁钢项目和曹妃甸项目有望注入首钢股份。“曹妃甸项目现在仍是合作项目,并且由于曹妃甸项目刚开始投产,还处于亏损状态,现在并不适合注入首钢股份。”许中波表示。
赫荣亮也表示,从置换角度来讲,首钢迁钢项目比别的项目更具有优势。
谁能拿到下一个批文
“随着首钢迁钢项目的获批,各级地方政府会鼓励各家企业扩大产能'漂白’,并获得国家认可,比如最近迁安市又有四家民营钢企加入河北钢铁集团,两个月内,河北钢铁集团重组民营钢企数量增至16家。”赫荣亮表示。
“现在,国家对政策方面并没有放宽。”一位接近广东省发改委的人士表示,“宝钢湛江的项目在产品结构和战略结构上都要优于首钢迁钢项目,但至今没有拿到'准生证’,如果国家放宽政策要批的话,也要先挑影响力大的批。”
因此,下一个国务院的批文将花落谁家也备受关注。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并不看好具有优质潜力的宝钢湛江项目和武钢防城港项目,而被看好的是与首钢搬迁有异曲同工之处的重庆钢铁。
据了解,重庆钢铁环保搬迁项目于2007年奠基启动,计划于今年6月底全面完成搬迁任务,重庆厂区将停产。
“重钢有望成为下一个获批钢企,因为有首钢搬迁的先例,国家也会对重钢搬迁有所支持。”许中波表示。
一位民营钢企老板则称:“虽然首钢迁钢项目的获批使得很多的钢企眼红,但是否能拿到国家的批文还是要通过国家规定的达标标准。现在最主要的是政策的门槛儿太高,如果放宽政策,就意味着国家要降低门槛儿,那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了。”(来源:华夏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