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争夺模具市场?是摆在所有机床制造商面前的一大难题。中国的模具工业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工业生产更加需要高质量、多品种的模具。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国外的机床制造商早已“虎视眈眈”。然而,面对强者的“入侵”,国内大部分的机床制造商却有“漠视”之嫌。
最终,模具加工设备这个巨大的市场,任凭日本、欧洲还有中国台湾地区的机床厂商去占据。
虽然有诸多因素导致此局面的出现,但是大蛋糕被瓜分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夺回”市场,该是国内机床制造商思考的问题!
模具市场“诱惑难当”
2004年中国模具产值(不包括港、澳、台数据)53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7.8%,模具出口额4.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7%(均已超过“十五”规划2005年产值490亿元人民币和出口额3亿美元的预定目标)。进口额18.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4%,模具外贸逆差达到13.22亿美元。2005年中国模具市场的增长率也在15%以上,也就是说,2005年中国模具的总产值很可能超过600亿元人民币。
在一段时间内,模具工业对模具加工设备的需求主要有下列品种:数控加工中心、数控铣及数控仿形铣床、电火花成型机床、线切割机床、坐标磨床、坐标镗床、镗铣床、成型磨床、光学曲线磨床、带锯床、深孔钻、电极加工机、雕刻机、抛光机、合模机、三座标测量机、扫描机、模具标准件加工专机、高性能热处理设备、快速成型设备、各种刀具及磨刀机,模具CAD、CAM、CAE、PDM等软件、计算机工作站及微机等等。
庞大的模具市场,为相关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促进了机床产业的发展,同时对机床技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并行工程和反向工程等先进技术在模具加工方面应用的不断发展,模具加工对数控机提出了数字传递转化、多轴联动、高精度、高效率、高柔性、自动化等方面的要求;对电加工设备提出了高效率、低损耗、高精度、镜面加工、电火花数控铣削及加工中心等方面的要求;对三座标测量机提出了高精度、高速度(一定时间内测量尺寸多)、易操作、具有三维扫描数字化系统、能低压接触和非接触测量、实现现场高柔性和在线测量、软件功能强等要求。总之,模具加工设备应能使模具企业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柔性乃至自动化加工并尽量满足模具制造对高质量、低成本、长寿命、短周期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