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港实现“百万标箱、亿吨大港”纪实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1-1-18 10:40:09  兰格钢铁
    2010年12月27日,注定是一个铭刻历史的日子。江阴港苏南国际码头上,随着迪海6号货轮装船结束,江阴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百万,达到100.1万标箱,成为长江沿线第4个达到“百万标箱”的大港。

    吞吐量从当年的4276万吨飙升到目前的1.25亿吨,集装箱量从当时的4.7万标箱攀升到现在的百万标箱。短短5年间,在亘古不变的江涛声中,江阴港创造了历史,实现了千年古港的时代复兴。在产业与城市同步转型的发展大潮中,一座崭新的现代港城已经崛起。

    500天行动计划:

    抢占战略竞争制高点

    江阴,是在长江这条母亲河的润泽中成长起来的。从“鱼蟹不论钱”到“万里商贾船”,自古以来就是给江阴港的最大褒奖。但改革开放以来,江阴港虽已形成一定规模,但港口经济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江阴乃至无锡地区经济迅猛发展的需求,货物吞吐量与苏南地区一些沿江县市有所差距,以集装箱为主的港口贸易也是短腿。

    坐拥“黄金水道的黄金岸线”,若不走以港兴城、港城联动的发展新路,江阴很快就会落伍。决策层敏锐地认识到,单以港口物流为支撑的港口经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弹性,只有以港口为核心,打造相关产业集群,把江阴港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组合港、长三角地区集装箱支线港、江苏沿江地区江河海中转港、水路换装枢纽港,才是江阴港再度崛起的“不二法门”。

    为构筑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2005年7月22日,无锡决策层史无前例地来澄召开了江阴发展工作会议,从宏观层面为江阴港口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打造充满活力具有持久竞争力的新港城。会议结束后的8天,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心潮如江水般澎湃,他苦苦思索着这个事关江阴未来发展的大计。当年7月30日,江阴市委召开常委会,朱民阳首次提出了以新港区的建设到位和新港城产业规划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江阴临港新城“500天行动计划”的战略构想。

    从2005年8月至2006年12月,奋战500天!江阴市决策层态度非常明确,以目标管理来促进每项任务限时办结。

    2005年11月,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的李源潮视察新港区时听说江阴这一抉择后,给予肯定和勉励:“江阴的工业基础好,港口吞吐的需求旺,要加速建设,争取早日建成百万标箱的亿吨大港。”

    2005年12月20日,无锡市委正式批准成立江阴临港新城。2006年1月13日,江阴临港新城正式启动建设。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殷切提出,临港新城作为江阴和无锡跨越发展的一个新平台,必须大胆创新体制机制,大胆探索发展新路,使临港新城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区域竞争的新亮点。

    500天,浓缩了一段创新创业创优的港口发展传奇。在“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的“临港精神”指引下,奇迹诞生了!2006年11月2日,江阴港集装箱吞吐量成功突破10万标箱,提前59天完成“500天行动计划”。在沉默了多年后,江阴港终于又迎来了新的春天。

    此后,临港新城又先后提出了《临港新城新500天行动计划》和《临港新城三年行动纲要(2008-2010年)》,以一步紧逼一步的姿态,驱使着临港新城这驾“马车”不断前行:2006年,新港区3号码头拔地而起,随之带动了7个万吨级泊位、百万平方米堆场和20万平方米室内仓储的崛起;2007年,江阴港首开国际近洋航线,开放的触角延伸至韩国、日本;2008年,江阴港口岸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江阴港对外开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2009年,对台海运直航顺利开通,江阴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关运作,港口服务功能得到拓展,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苹果”瓜熟蒂落。2009年12月8日,外轮“冒险者”号满载着25000吨圆管钢坯缓缓驶入港口集团公用码头。最后一吨钢坯被卸下的瞬间,记录了江阴港口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江阴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0022亿吨,提前一年实现“亿吨大港”目标,成为全国第五个亿吨级内河港口。

    新兴产业“445计划”:

    启动“二次创业”新引擎

    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新兴产业“445”计划,确定临港新城作为该计划的主要承载地。眼下,新能源、机械装备、新材料(石化)和现代物流这四大新兴产业在临港新城风生水起,而这也为江阴港成功冲击“百万标箱”奠定了基石。

    放眼江阴地图,溯江而上,一条清晰的沿江产业带已然形成。作为临港新城的“桥头堡”,夏港街道,发挥区位优势,依托港口,全力打造千亿级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着重发展以生产性物流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承接城市西组团辐射;申港街道结合打造临港新城核心区,重点发展为港口物流服务的商务经济、总部经济和为城市综合配套的生活性服务业,全力打造千亿级低碳产业集群;利港镇和璜土镇,则全力打造千亿级机械装备产业集群和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围绕这些产业带,目前江阴港已初步形成了以液体化工物流为主的石利港区、以集装箱和件杂货、散货为主的申夏港区和黄田港港区、以油品中转仓储为主的长山港区等功能互补的四大港区,带动江阴港货物吞吐量连续五年以每年近1500万吨的增量快速增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得益于江阴港独特的区位和功能优势,一大批新兴产业项目也纷至沓来,相继落户各大千亿园区。目前,最早落户江阴低碳产业园的远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全市低碳产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这家成立于2007年的公司在短短3年时间内就完成了腾飞。从自主研发起步,打造核心竞争力,占据技术制高点,着眼未来国际市场……在很短的时间里,远见能源已经站到了全国风机制造的最前沿。而在龙头的吸聚效应下,江阴大力招引风电配套项目,拉长风电轴承、控制系统、叶片等一整套的风电产业链,并和东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进行技术攻关,形成终端产品+核心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产业链模式,将本土配套率一下子提升到80%。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新兴产业发展“445”计划提出后才发展起来的低碳产业园目前已进入规划化发展阶段。

    临港新城其它三大千亿园区,也是一副龙头带动,聚变发展的喜人景象。在机械装备产业园,投资82亿元的日本信越光纤预制棒项目已入驻园区并开工建设,产业园与柳工集团签约的总投资达30亿元的机械装备项目也已落户园区,这些旗舰型项目的落户,与原有的老牌机械装备龙头如双良、国光重机等一起,进一步延长、做粗、做强了机械装备产业产业,使产业的集群化、规模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新材料(石化)产业园,建滔工业园一期项目已投入生产、二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该工业园总投资就达1.65亿美元。作为未来江阴沿江化工行业新领头羊的汉邦(江阴)石化年产60万吨的PTA项目也已投入试生产,预计年销售达60亿元。在充分利用天然港口和保税物流中心国家功能平台优势的基础上,现代物流产业园发展形势也十分喜人。2010年,总投资2亿美元的中金再生二期、总投资1亿美元的联合物流中心、总投资8亿美元的中国建材物流中心都已成功落户,成为带动现代物流发展的新龙头。

    港以城兴,港城互动,在提前实现“百万标箱、亿吨大港”战略目标后,临港新城“二次创业”在“十二五”全新启航。我们期待,五年后,一个“千亿级产业和品质新城”交相辉映的新港城全新亮相。(航运在线)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江阴港实现“百万标箱、亿吨大港”纪实
  • 江阴港迎来2011年首条超大型废钢船
  • 福州江阴港铁路支线工程甲控物资
  • 江阴港4、5号泊位正式启用 加速福州港迈向亿吨港
  • 江苏江阴港8月份到港船舶同比增长26.3%
  • 福州港江阴港区50,000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及仓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