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增收入,公交到村头,锻炼进公园,小戏送门口”这段“顺口溜”,在长洲区农民中广为流传。而这几句“大白话”的背后,则是长洲区近年来紧紧围绕“山村到镇集一小时工作圈和村村通公路”的建设目标,大力加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所取得的喜人成果。
“十一五”期间,长洲区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治本之策,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认真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管制、资金管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制度,加强项目组织,以实施“通达、通畅、联网”工程为重点,在山村和乡镇间构建起内外联通的交通网络。五年间,该区投资3524万元新增18个行政村通水泥砼公路,建设通村公路11条,里程103公里。截至目前,长洲区25个行政村已有23个通硬化路,硬化率达92%。
“以前全是土路坑坑洼洼,一趟来回不但时间长还总是抛锚。自从修成了水泥路,开车轻松多了,赚的也多了!”倒水镇古城村大村组村民陈阳中兴奋地说。公路修通后,他们村的农民纷纷买回了摩托车、拖拉机、小汽车,山旮旯里的小山村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许多收山货的商贩能够进村收购农产品,村民运送农资也方便多了。农忙种地,农闲跑运输,这样一来使农民经济收入大幅提高。(梧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