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要求今年大规模开展以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生产,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供给。这是党中央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做出的重要部署。
“真金白银”投入水利
将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也应该清醒看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相比,水利保障水平明显偏低。全国尚有一半以上耕地“靠天吃饭”,洪涝灾害频繁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是农业稳定发展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大兴水利强基础”,就是要抓住水利这个薄弱环节,大幅度增加投入,大规模开展建设,大力度推进改革,解除水利这个瓶颈制约,夯实农田水利这个重要基础。
切实加大投入,中央明确今年将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做到“取之于土、用之于土”。明确提出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今年中央和省级要大幅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专项补助资金,市县两级政府也要切实加大投入。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信贷资金,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助范围。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将逐步形成新时期水利投入的稳定增长保障机制,这也意味着今年将有更多“真金白银”投入水利。
今年将在继续搞好大中型灌区同时,重点加强“三小”水利(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薄弱环节建设。到2015年,将完成70%以上的大型灌区和50%以上的重点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净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00万亩。力争通过5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农业补贴、补助实惠更大
新增农业补贴向主产大县(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
站在粮食生产“七连增”的高基数上,今年农业发展难度很大,挑战空前。受多种因素影响,近期主要粮食品种和食品价格上涨,也再次提醒我们,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事关大局、意义重大。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狠抓生产保供给”,就是要针对农产品总体供给偏紧、部分品种短缺的紧迫问题,毫不放松粮食生产,落实扶持政策,强化领导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加强科技支撑,搞好高产创建,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努力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
今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稳粮”,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中央将继续强化农业补贴和主产区奖励补助。继续扩大补贴规模,增加补贴种类,完善补贴政策,新增农业补贴向主产大县(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提高早稻良种补贴标准,扩大畜牧良种补贴规模。优化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品种结构,支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和区域适用性强的农业机械。综合考虑成本收益、供求情况、市场价格等因素,继续提高小麦、稻谷等重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
今年要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主要以粮食产量、商品量等为依据,对粮食主产区给予补偿。全面取消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继续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油料生产大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加大对生猪调出大县的奖励力度。
今年要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支持优势产区发展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和木本油料,下大气力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促进主要农产品总量和结构平衡,保障市场有效供给。
健全公共服务机构
力争今年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扩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实施规模,力争2011年在全国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将履行职责所需经费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力争今年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今年将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整治、土壤改良和田间配套设施建设,统筹相关项目资金,力争到2020年新建8亿亩高标准农田。
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加大力度支持高产创建示范片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地方整乡或整县(场)推进。支持畜牧、水产养殖标准化创建。扩大试点范围,大规模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逐步实现整县和区域联防联控。
做大做强种业。今年将提高种子市场准入门槛,大力推动企业并购重组,引导科研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开展商业化育种,对繁育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实行扶持政策。启动实施新一轮种子工程,强化品种审定管理。(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