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国家在刺激汽车市场的财政补贴政策退出的第一年,都会出现汽车销量环比和同比均下降局面,在我国1月份还是大幅增长的状态,但在月底时市场终端销量的降温已经明显。由于经销商1月初加速兑现交定金的汽车订单、今年1月份同比多一个工作日、厂家向经销商大量补充库存、经销商还要备足春节期间销售的车辆、本月还吐出大部分去年藏的销量,因此统计的批发数据要比实际市场高很多。虽然又创造了乘用车市场新高,且这个纪录最少可以维持一年,但这仅是去年年底极火爆的汽车市场行情的余波,表现的则是最后的疯狂,而不是市场向好特征。正如我们上月所预料的,1月份狭义乘用车零售量的环比出现较大的负增长,且批发销量大大高于零售销量,显现出汽车市场下滑的增库存期特征,这个增库存所持续的时间越长、库存增加越大,今后市场下滑的幅度也就会越大。
今年国家的春节假日安排,把1月份增加了一个工作日,2月份就减少了一个工作日(仅16天),这是多年来工作日最少的月份,还有的主机厂多放假,本月产量不会很高。由于国际经济回暖、美元贬值、寒冬使油料库存减少、OPEC不提高产油限额、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升级蔓延到约旦和埃及、这均是石油投机炒作的题材,造成油价大幅上涨,国内油价也将上调,会抑制汽车市场。今年春节在月初,春节大家花销最多且劳累,黄金周后的2-3周是汽车市场的小低谷,因此终端零售量不会很乐观。估计2月份狭义乘用车的批发和零售销量环比均将下降35%左右,而微型客车将出现负增长,环比降幅之大是中国汽车市场从来没有的,汽车市场继续处于增库存期。
研发新能源汽车,是由于石油逐渐枯竭且不断涨价,影响中等发展及以上国家的人们正常生活和经济发展,所以要用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中国用铅酸电池的电动自行车、低速三轮和四轮电动车的产销量占世界市场的70%以上,这种电动车达不到新能源汽车要求的电池容重比大于120Wh/kg的标准,车辆结构也与汽车技术标准差距巨大,与新能源汽车是两码事。有人宣扬新能源汽车应从低速电动车起步,想让没有汽车产销许可的低速电动车企业进入汽车行业,这会加剧中国汽车产业散、乱、差。低速电动车企业比汽车整车企业多十几倍,政策决定他们不能进入汽车行业。可能有两、三家强势的电动车企业,通过兼并整车企业进入汽车行业。由于低速电动车会加剧堵车,还存在可靠性和安全等问题,没有一个国家允许这种替代,因为这是要把技术创新庸俗化后捞取好处。但是各类低速电动车还可以继续生产,因为还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石油净进口的中等发展及以上的国家,大多数是采用“鼓励购买,限制使用”的做法,也就是通过高燃油税迫使用户自觉限制使用,来避免或减缓堵车和实现节能减排。另外个人所得税、燃油税、房地产税、遗产税是社会降低基尼系数的四大措施。这也是中国基尼系数高的原因。美国没有增值税,为避税石油寡头从开采到零售在一个集团中进行,且燃油税比我国还低,因此油价低、石油消耗大、基尼系数高。低税使美国从汽车上收的税连支付养路的费用都不够,他们准备加税时,遇到金融危机而推迟。只有发达的“弹丸”大小的人口稠密的国家和地区,在限制使用也解决不了堵车时,才限制汽车购买,买车要交车价100-200%以上的牌照取得税。目前我国用行政手段如拍牌、摇号等来限制购买,存在不公平、违背市场经济原则、违背《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不利于经济发展、不能节能减排、不能缩小基尼系数、不能降低汽车使用率,也就不能缓解堵车。
发达国家道路好汽车故障少,交通秩序好交通事故少,汽车营销以4S店为主。发展中国家的道路差汽车故障多;交通秩序差交通事故多;印度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玛鲁蒂铃木,在印度的销售商和售后服务商的比例是1:3。中国的比例应该是1:2,而我国汽车营销网络以4S店为主,销售和售后服务店的比例接近 1:1,这就造成我国汽车售后服务是卖方市场。造成预约服务比例低,服务营销水平低,收费高,维修人员加班多、技术骨干流失严重,用户满意度偏低,厂家的售后服务政策贯彻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今年汽车市场低迷,正是加强售后服务的好时机,如增加单一售后服务店数量,4S店应该扩大维修能力,增加维修人员和设备、合理排班来延长营业时间、减少维修工的加班等。动作快的厂家,用户满意度提升也会快,还可使4S店增收。
1999年中国十大汽车企业中有五家是微型车生产企业,由于国家长期不支持微型车,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微型车企业开始“胜利大逃亡”,绝大多数企业转向了轿车。同时还用打价格战来争夺市场,使微型车的质量和技术进步受到成本制约而停滞。到2006年中国的微型车发动机和变速箱成为乘用车中最落后的。只有通用五菱没走“大逃亡”之路,并开发出加大的微型客车和改进发动机和变速箱,适应了中国经济发展对车辆升级的需求,其市场份额升至微型客车的 50%左右。至今十大企业中仅剩下通用五菱和长安两家微型车企业。目前自主品牌企业有走微型车老路的倾向,特别是A00、A0和低档A级轿车,由于大打价格战抢市场,单车利润很低,无法进行技术和质量升级,当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后,产品就可能被市场淘汰。尤其是在多品牌经营中,如何保证新的品牌能大幅度提高企业形象,是所有自主品牌企业必须研究的重大经营课题。(网上车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