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华晨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华晨中国(1114.HK)及ST金杯(600609.SH)先后发布了预盈公告。
近日的公告称,经财务部门测算,预计2010年度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杯汽车)的净利润将扭亏为盈。这意味着,在去年5月4日二次披星戴帽的金杯汽车有望在今年实现二次摘帽。
“金杯的帽子是我自己找的,明年金杯一定能够如期摘帽,我们在资本市场的一系列动作将保证这一结果实现。”去年7月,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面对记者的追问,回答得信心满满。
祁玉民的信心并非来自金杯汽车的产品销售业绩,而是来自对债务重组、股权置换等资本运转方式在短期内获得巨额收益的“信任”。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去年金杯客车的年销量为97679万辆,同比增长24.10%。这一数字,虽然完成了金杯客车2010年的销售目标,但是轻客市场的微利状况注定金杯客车的销售业绩对其短期扭亏的“贡献”杯水车薪。
2009年金杯汽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9873亿元,每股亏损人民币0.365元。而2010年上半年,金杯汽车整车营业利润率仅比09年同期增加0.82个百分点,即营业利润仅为4072万元。按此推算,即便去年下半年,金杯汽车业绩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其全年贡献的营业利润也仅在1亿元上下。
因此,能使金杯汽车短期扭亏的最佳途径即为,通过债务重组、股权转让投资等方式获得收益,减少华晨金杯的亏损源。这一点,在金杯汽车预盈公告中也有明确指出。
债务重组这一资本运作方式对金杯汽车而言并不陌生。早在2007年,金杯汽车第一次ST戴帽时,为了避免退市风险,金杯汽车就曾与工商银行签署了《以物抵债还款免息协议》。
只是彼时还未与金杯汽车业务剥离的中华轿车业务突然增速迅猛,成为前者能够顺利摘帽的主因。
去年,剥离亏损的中华轿车业务之后,金杯汽车的整车经营状况尚不足以将其带出退市风险,于是依靠债务重组实现扭亏的“技术方式”,3年之后再次被祁玉民重新演绎。
去年金杯汽车通过债务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获得的收益高达6.2亿元,成为其扭亏为盈,摆脱风险退市的主要手段。
然而,债务重组、股权置换等资本运作方式并不能成为金杯汽车实现业务稳定增长的长久之计。实现二次摘帽后的金杯汽车,仍将面临突破销售业绩增长的瓶颈压力。
自1996年,金杯客车以70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引进丰田管理方式以后,华晨金杯汽车便在国内轻客领域连续14年保持不败,成为华晨汽车集团旗下除宝马业务之外的第二大利润增长点。
然而随着国内轻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型MPV挤占中高端轻客生存空间,大微客对低端轻客市场又形成冲击,同时,在二三线城市,轻卡车型也开始制约轻客发展。在重重挤压下,轻客产品的利润空间在不断降低,发展空间也急需开拓。市场环境的微妙变化已经使金杯轻客的未来发展前景变得令人揪心。
江铃汽车销售总公司全顺品牌经理涂文旺曾向媒体表示,轻客行业近六年来的平均增幅都保持在个位数,而且从来没有出现过两年连续增长超过两位数的情况。从未来两三年的市场环境来说,很难看到拉动轻客快速增长的重大利好因素。
市场环境的改变使得传统轻客产品很难继续依靠销量保持利润大幅增长,于是寻求产品差异化,在轻客细分市场中突围,将成为祁玉民未来5年对金杯产品谋篇布局的利益出发点。
此外,因长期亏损被迫与上市公司进行业务剥离的中华轿车也亟待祁玉民重整旗鼓。据华晨中国2月14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因宝马合营销量强劲增长,该公司已停止经营中华牌轿车业务。
而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华轿车共计销售11060辆,同比下降35.13%,其中12月,中华轿车的月销量仅为44辆,同比下降94.76%。以上销售数据几乎可以说明,过去一年的中华轿车业务仍在亏损泥潭中挣扎。这对期待早日实现集团整体上市的华晨汽车而言,是另一个紧急待解的难题。(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