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东地区陷入动荡,其他强权国家也提心吊胆,而金融危机後的经济阵痛则在西欧和其他地区引发示威抗议,有人预计,全球性动荡的系统性增加或许才刚刚开了一个头。
富产石油的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局势可能会产生一种反馈循环,即动荡会推高能源价格,加剧通货膨胀,加深当地和世界其他地区民众的不满。
在大多数国家,所谓的“痛苦指数”正变得更高。“痛苦指数”指的是失业率和通胀等,一直被视为是示威抗议和不稳定局势的警报器。
花旗政治分析师TinaFordham写道:“在发达国家和新兴世界经历了经济增长和对政治的漠不关心後,我们可能进入了一个新的政治循环--民众将他们的不满发泄在领导人身上。”
“这一情形不会仅仅局限在新兴世界。”
在民主国家,选举提供了一个释放阀门。爱尔兰在危机後经历曾经历了堪称最严重的经济阵痛之一,但骚乱规模却很小,部分原因是因为,选民们知道他们可以在本周末的大选中推翻这个他们认为应为经济危机负责的政府。
但希腊、英国和其他国家因政府推行财政紧缩政策而导致民怨沸腾。
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北非迅速膨胀的年轻人口、相对较高的失业率、长期把握政权的领导人,以及最近互联网的深入,使北非局势更为动荡。但很明显,紧张情势随处可见。
几乎毫无例外,在埃及和突尼斯总统下台後,全世界的强权国家似乎都经历了至少温和的示威抗议。
中国甚至在社交网站上屏蔽了“埃及”等字眼,并加大了对小规模抗议的管控力度。
总部位于美国的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forForeignRelations)国际事务委员JoelHirst表示:“两个危机同时发生,我想这是前所未有的。”
“一边是经济灾难和发达世界的'再调整’,一边是发展中世界为他们的自由而战。再加上石油/能源价格,一场完美风暴就这样产生。”
很多人认为,Facebook和Twitter等互联网社交网站不断上升的影响力,也是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国家街头抗议的一大助燃剂,可以迅速组织起街头的大规模抗议。
部分人士还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社会对现行体系的不信任感,民众不仅把这种愤怒发泄到政客身上,还会指向整个政府体系、经济秩序和市场结构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