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盛重工VS金海湾:不同命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1-3-8 9:42:24  兰格钢铁
 

    张志熔和黄善年,一个是苏商,一个是浙商,都是在上海发家,然后分别回自己的老家投入造船产业,结局却大不相同。
    2010年11月19日,熔盛重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成为历年来在香港上市的最大民营企业。熔盛重工创始人张志熔凭借持有65%的恒盛地产和上市稀释后56%的熔盛重工的股份,身家涨至约224亿元,成为富豪榜上的新宠。这个在熔盛重工员工们眼中“很少见到”、“偶尔开大会时出现”的苏商身上,更多的是一份低调的神秘感。
    而以身家80亿元登上2009胡润中国富豪榜的上海舟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商黄善年正经受着是非缠身的困境。他一手创办的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一直在资本市场上寻求突围,上市的征程却依旧迷雾笼罩。
    这两位均在上海房地产市场掘金成功的企业家,又传奇般地一前一后进军船舶业。
    不同的奇迹
    与房地产“得土地者得天下”的行业特征相似,岸线成为造船业最珍贵的稀缺资源。
    黄善年在获取优良的海岸线资源上下足了功夫:在金海湾拿到了约7公里的海岸线,而且深水岸线超过一半。据了解,不同载重吨的船舶对岸线的要求不同,30万载重吨的空载船,吃水深11.4米,金海湾岸线这个数字是17米,而且这样的岸线长度超过3公里。这样的优越条件非常适合船舶生产和航运。金海湾一出现,就吸引了业内大型船厂技术人员的加盟。
    “在船市火爆行情下,新的造船厂盈利能力远远超过老的船厂,金海湾利润很高。金海湾刚刚投产,签的订单价格都很高,而老的船厂目前生产的船只很大一部分还是早前的订单,船价相对较低。”当地一位船厂人士说。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黄善年喜欢用自己喜欢的人,相较而下,张志熔则更加开放和包容。
    对于这个造船基地,黄善年却并不想张扬,不愿引起业界的关注。“他们要悄悄做,发展势头那么猛,很容易遭到别人敌视。他的岸线和地理条件优越、成本低,比大国企更容易赚钱。”一位当地造船企业的人士这样说。
    尽管如此,与江苏的熔盛重工相比,金海湾还是逊色不少。
    2004年2月,张志熔成立了熔盛投资,准备酝酿造船大计。而在更早的2001年,张志熔与现任熔盛重工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陈强相识。当时的陈强早在国际造船业享有盛名,是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主要创办人之一。创建一家能够与世界强手抗衡的重工业造船企业,成为两人在日后交流中定下的共同目标。
    2005年才创办的熔盛重工,5年内创造了世界造船史上最短建厂周期、最大单笔造船载重吨及定单金额、最高苏伊士油轮市场份额、最大船坞及龙门吊等多项世界之最;吸引了高盛、德劭、摩根等国际著名战略投资者,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
    在国有大中型造船企业的重重包围中,熔盛重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跃进式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2010年8月,熔盛重工获得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授予的人民币500亿元最高额授信,刷新了中资银行对非国有企业授信规模的纪录。
    熔盛重工爆发力
    尽管在港股低迷时期上市,熔盛重工在港交所的招股还是受到了多方追捧。据其在2010年11月18日公布的招股结果,公开发售部分接获55581份有效申请,相当于超额认购21.61倍。
    熔盛重工的造船订单主要来源于国际各大航运公司。目前,公司与四大知名国际船级社协会组织DNV、美国船级社、LR及GL进行战略合作,并已建立客户基础,包括海油工程、Vale、Geden Line、Cardiff Marine Inc.等国际企业,产品出售至土耳其、挪威、德国、巴西、新加坡及中国等11个国家及地区。
    作为资金密集型的造船业,此次上市融资对于熔盛的发展至关重要。按照熔盛的计划,在此次募集的140亿港元资金中,约有25%将用于造船及海洋工程板块,20%用于船用发动机制造板块,10%用于工程机械板块,10%用于相关业务领域的潜在投资及收购,其余将用于偿还借款及运营资金。
    和熔盛重工比起来,金海湾的上市之路至今依然坎坷。
    让金海湾上市,一直是黄善年的梦想。成立短短数年,在世界船企单个船厂坞容量、厂房面积、钢板加工量等综合规模排名中,金海重工一度位居第二,手持订单量也跻身前20强,岸线资源超过11公里,码头3000余米,船坞4座,年钢材加工能力可达50余万吨,年造船能力450万载重吨。
    然而,船业大梦即将落定之际,全球经济衰退大潮到来,2009年造修船市场的订单急剧下降,形势急转直下。2009年7月,海航集团的子公司大新华物流集团以“订单加现金”方式收购了金海湾船业70%的股权。收购后,这家浙江最大的民营造船公司更名为金海重工。海航集团和舟基集团持股比例分别为70%和30%,黄善年为金海重工董事长。
    去年10月16日,海航集团高调宣布,其旗下造船业平台金海重工将出让一定比例的股权,引进不超过10家战略投资者,最快将于2011年在A股主板上市。而此时,公开露面的黄善年的身份却成了金海重工董事。
    事实上,对于金海重工而言,曾经的创始人黄善年已处在一个尴尬境地。

(全景网)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熔盛重工VS金海湾:不同命
  • 熔盛重工与ABS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熔盛重工与ABS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熔盛重工引领中国造船业转型
  • 熔盛重工引领中国造船业转型
  • 熔盛重工陈强:欣喜之下有隐忧
  • 熔盛重工启用世界最大1600吨龙门吊
  • 熔盛重工获光大100亿元授信拓展工程机械
  • 熔盛重工获光大100亿元授信拓展工程机械
  • 造船业进入冷热拐点 熔盛重工千亿铺路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