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江西省新余市的工业沿着“快速、稳定、协调”的路径科学发展,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形成了“以强势工业促新型工业城绿色崛起”的良好格局。 2011年2月23日中国工业报记者了解到,2010年新余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分别达到270.4亿元、1230.3亿元、 118.1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4.4倍、5.2倍、7.9倍。“十一五”期间分别年均增长34.5%、39.1%、51.1%,工业三项主要指标实现了五年翻两番。2010年全市实际完成外贸出口20.1亿美元,是2005年的47.9倍。 工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新余市委常委、副市长胡高平(主管工业)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新余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冲刺1500亿”和“突破3000亿”两项阶段性目标,齐心协力、顽强拼搏、扎实工作,有效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圆满完成了“十一五”的各项工作任务。如,全市累计实施技术改造工业项目319个,其中投资过亿元以上的项目147个,共完成技改投资974.6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9.7倍。新钢公司300万吨薄板项目已竣工,为新钢公司形成千万吨级钢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江西赛维公司2.1万吨硅料项目,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改良西门子法新工艺,并已形成1.1万吨的产能。江西赛维公司硅片项目的产能已达3吉瓦,产能排全球第一。江锂公司 1万吨电解镍项目已基本达产。江西瑞晶公司、江西升阳公司、吉阳公司等企业已形成1000兆瓦的电池片产能。高强度、快节奏的项目投入,为我市工业经济在高平台上实现高增长积蓄了力量,增添了后劲。 “十一五”期间新余市把大力培育新兴产业,致力打造优强企业作为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举措来抓。在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崛起。2010年全市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9.0亿元、320.7亿元、47.3亿元,分别占全市的48.7%、26.0%、3.8%,形成了多个支柱、多元驱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同时,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实现了“大、优、强、特”的嬗变。2010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133家,比2005年增加105家。新钢公司、赛维公司2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已过200亿元,江锂公司、新钢板材公司、江西瑞晶公司等11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已过10亿元;同时赣锋锂业、永盛矿冶、恩达家纺等一批民营“小巨人”也快速崛起。随着工业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全市工业发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新余市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硅材料和光伏应用产业化基地”,批准建设“新余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和“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区被国家商务部、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新钢公司、江西赛维公司已建博士后工作站;江西华电公司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螺杆膨胀动力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新钢公司、江西钢丝厂、江西赛维公司等3家企业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新钢公司、赣锋锂业公司分别组建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力德公司组建了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风电研究所。江西华电公司组建了螺杆膨胀动力机国家标准起草委员会。国家质检总局同意在新余市筹建 “国家光伏基础材料和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为打造产业发展新板块,新余市以建设特色园区、科技园区、生态园区为抓手,积极做好高新区、分宜工业园、新余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园区在项目推进、产业招商、配套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高新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建设成就斐然。目前,全市工业园区实际开发面积8.4平方公里,已投产工业企业194个,在建企业52家,从业人员约4.8万人。2010年全市园区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0.9亿元,同比增长59.2%,占全市总量的45.0%。全市工业园区的集聚水平明显提高,已成为我市推进工业化进程的主平台、主战场、主抓手。 以强势工业促新型工业城绿色崛起 “十二五”期间是新余市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经济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争当江西工业经济发展排头兵的关键时期。为科学指导“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快速稳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加速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和新型工业城,新余市先后完成了《新余市“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新余市“十二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新余市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新余市“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等4个发展规划。 新余市将坚持调优结构与做大总量并举,以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切入点,以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为目标,把“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适度发展重化工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转型的战略支点,全力推进三大产业和三大园区加快发展,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突出抓好百亿企业和千亿产业培育,加快构筑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和市场竞争优势的新型工业体系,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到 2015年,多晶硅料产量8万吨,多晶硅片产量15吉瓦,晶硅电池产量15吉瓦,太阳能电池组模件产量10吉瓦,钢材产量1200万吨,电解镍产量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和锂盐产量5万吨。共组织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42个,计划总投资13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7个,10亿元以上项目23个。在将新钢集团公司培育成主营业务收入超600亿元的企业、将江西赛维公司培育成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的企业,将江西瑞晶公司、江西升阳公司、吉阳公司、新余新钢板材公司、江锂公司、新盛公司、中冶南方、新华金属制品公司、赣锋锂业公司、江西亿铂科技公司培育成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企业;将光伏、钢铁、动力与储能电池三大产业培育成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过千亿的产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0亿元,创利税总额400亿元。 为此,新余市正在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抓好“十百千亿工程”建设。组织实施“十百千亿工程”,在继续做大做强现有新钢公司、江西赛维公司两户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企业的基础上,力争“十二五”期间,新增10户主营业务收入达百亿的优强企业,并力促形成光伏、钢铁、动力与储能电池三大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过千亿的优势产业,打造一支建设新型工业城的主力军。把实施“十百千亿工程”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特殊政策、特殊服务、特殊办法,开辟百亿企业和千亿产业的“绿色通道”,调动一切力量向“十百千亿工程”倾斜,推动各类要素向“十百千亿工程”集聚,为百亿企业和千亿产业快速做大做强创造最佳的外部条件和发展环境。 二是着力抓好三大园区建设。继续举全市之力推进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宜工业园、新余经济开发区等三大园区建设,将其打造成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配套高、承载能力强的工业经济新增长板块。建立“统一规划、各方出力、利益共享”的机制,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对今后市内的新上工业项目,原则上按各园区的产业功能定位都安排到相应的园区落户,提高产业集聚水平。鼓励引导园区企业建设多层厂房,提高单位面积投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相关路网、水网、电网、信息网等,落实生态环保要求,提高园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是着力抓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联合兴办各类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强力推进企业研发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主导制订相关产品的国家质量技术标准。采取政府扶持、社会资助、企业投入为主的方式,建立三大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产业物流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撑。采取柔性流动、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为企业引进各类急需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办好各类人才市场,为企业提供人才招聘、推荐和人事代理等一揽子服务。采取调学、外训、观摩等形式,加强对10户百亿企业管理人员在心理、品德、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努力造就一支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企业家队伍。 四是着力抓好企业融资工作。加强政银企对接,加大对绩优企业和项目的推介力度,积极推动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引进股份制银行入余等工作,引导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对企业和项目的有效信贷投放。探索发行产业发展基金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引进组建一批专业担保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推动新钢股份、江西赛维、赣锋锂业等已上市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和分拆上市等方式,提高企业的融资效能和资源配置效率。鼓励支持江锂公司、瑞晶太阳能、永盛矿冶等资产优良的成长型企业上市融资,扩大资本市场融资比例,力争到2015年全市上市企业达到20家左右。 五是着力抓好要素保障。进一步加大投入、优化配置,建立保障有力的要素供给体系。规划建设新吉铁路,打通浙赣铁路与京九铁路在新余境内互通的铁路运输线,缓解新余站货运压力。疏浚建设新余袁河水运港,开辟货运水上通道。积极推进物流设施、物流信息、物流配送三大平台建设,大力发展融仓储、配送、电子商务、多式联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业,着力打造现代化、多功能的赣西物流集散中心和内陆港口,保障工业企业的货运需要。抓紧推进境内新建一座500千伏和规划建设一座100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工作,改善现有网架结构,全面提升电力管网的输变电能力。争取新电公司两台66万千瓦超临界机组,梅山煤矿两对年产90万吨原煤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以满足工业经济发展对能源增长的需要。 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2011年是衔接两个五年计划的重要年份。为了给“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在新的一年里新余市正在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如,提高认识,真抓实干,形成推进工业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合力;以推进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积蓄工业发展后劲。“项目主导发展,投资决定未来”。在抓项目建设方面,要重点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抓项目进度推进。继续实行“六个一”项目落实机制,形成各方协同推进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强化项目进度,对所有重点项目,列出时间节点,实行挂图作业,高强度、快节奏推进项目建设。着力抓好43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重点抓好赛维新增2000兆瓦多晶硅片、瑞晶四期20条电池片生产线、赣锋锂业1.5万吨氯化锂及5000吨高纯碳酸锂、江锂公司镍板深加工、新钢1550毫米冷轧工程等项目建设。二是抓项目达成达标。着力抓好新钢300万吨薄板、赛维1.5吨硅料、江西华电500台套螺杆膨胀动力机等项目的达成达标工作。三是抓项目增资扩投。四是抓项目招商引资。在突出抓好围绕三大产业拉长产业链招商,围绕广东、浙江等发达省份及港台地区开展上门招商的同时,花大力气全面推进与央企的对接,力争引进一批央企来新余投资。 围绕产品调整延伸,重点做好光伏产业、锂电产业、新材料产业的“补链”工作。今年新能源产业要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0亿元,增长133.3%,力争800亿元;钢铁产业要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0亿元,增长24.1%,力争750亿元;新材料产业要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亿元,增长30.0%,力争80亿元。 努力提升三大园区发展水平,构筑工业发展的新高地。全市园区要求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190亿元,增长64.3%。 积极做好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增强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抓好新钢公司、分宜海螺公司、江锂公司、江西赛维公司等企业余热发电,新钢公司、新电公司、分电公司钢渣和粉煤灰综合利用,江西双强公司节能改造等十大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项目建设,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围绕创建高标准、规范化清洁生产企业和工业园区的目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帮助企业加强清洁生产保障体系建设。依法淘汰一批“五小”企业和4吨以下燃煤锅炉,积极发展和培育无污染、能耗低、效益高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着力抓好钢铁、建材、纺织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督导重点用能企业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订出台节能用能评价考核体系,推行项目建设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完善节能监测管理体系。探索开展碳交易项目,力争申报实施一批清洁发展机制合作项目(CDM),争取成为全国循环经济或低碳经济试点城市。 进一步创新帮扶工作机制,推进百亿企业加快发展。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测调度,确保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除署名外所有图片均为新余市工信委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