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个公租房项目亦城茗苑入市波澜不惊,然而记者根据公开信息计算发现,亦城茗苑每户平均面积达133平方米,信息披露的不透明,难免让人担心公租房又出现当年天通苑经适房的漏洞。
3月15日,北京市首批公租房小区之一的亦城茗苑小区举行了发钥匙仪式。按照新闻稿中公布的数据,亦城茗苑占地约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总住宅户数为4500多户。
按公开数据计算,亦城茗苑每户平均面积达133平方米,这一面积大大超过新闻稿中所宣称的“均为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也就是说这一项目可能暗藏大户型甚至超大户型住宅。
如果每套住宅都是90平方米,以4500套住宅计算,住宅所占建筑面积40.5万平方米,而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60余万平方米,也就是说该项目的商业配套可能高达20多万平方米,而北京西单大悦城的建筑面积也仅为20.5万平方米。作为保障房项目修建的亦城茗苑是否需要和应该配套一个20多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
这一公租房项目的信息披露不透明还不止于此。这个小区位置在哪里?户型如何?有无商业配套?记者电话采访北京市住建委住房保障办公室、公租房中心、办公室等多个职能部门也是障碍重重,调查过程中记者接触到的所有政府主管部门对于公租房项目位置在哪里、有无商业配套都毫无了解。
对于亦城茗苑,新闻稿与网上的介绍都提到该项目位于开发区核心居住区,但是具体位置在哪里则语焉不详。
记者拨打了北京市住建委办公室的电话,工作人员告知不太了解职能部门的业务;记者又打电话给北京市住建委公租房中心,公租房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不知道该项目具体地址,并告诉记者可以询问公租房中心前期部,前期部工作人员表示,亦城茗苑的具体位置他们也不太清楚,他们手上目前有数百个项目,难以查出亦城茗苑的具体位置,并建议记者询问公租房中心后期部,而这一电话一直无法打通。
记者拨通了亦庄开发区社会管理局的电话,社会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称社会管理局只负责廉租房、经适房的管理工作,他们也不知道公租房位置在哪里,甚至具体公租房由由哪个部门负责,他们都不知道。迄今为止,记者还未获知亦城茗苑项目的具体位置。
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在3月9日接受采访时表示,2011年全国将建设公共租赁住房近220万套,“十二五”期间将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3600万套,将会有20%以上的家庭的住房是通过政府的保障或者政策支持来解决的。
多年前,北京昌平区天通苑经适房项目出现了开宝马入住经适房的现象,该经适房项目中还有二三百平方米的超大户型甚至跃层出现。消息一经媒体曝光,舆论大哗,停止建造经适房项目的呼声不绝于耳。可以说,天通苑经适房现象间接敲响了经适房的丧钟。
公租房作为中国住房向双轨制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每个纳税人的利益,理当得到纳税人的监督;首个公租房项目是否成功,决定了保障房制度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是正面还是负面。但迄今政府根本没有给公众一个提供了解项目具体情况的渠道,监督自然无从谈起。更有甚者,连相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对此都一无所知,以其昏昏,何能使人昭昭?不得不让纳税人担心,在信息不透明、公租房建设与管理得不到监督的情况下,后续一个个拔地而起的公租房项目只是当年天通苑经适房项目的翻版?原本承载低收入家庭“居者有其屋”梦想的保障房项目会不会再次让公众失望透顶?(财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