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月18日起,国家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0次)和提高利息水平。至此,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20%历史最高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结果是相应资金被冻结。按照现有存款规模测算,央行每调高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要冻结资金3600亿元。一些分析据此认为,国家正在实施,而且还将继续实施的从紧货币政策,势必引发资金紧张局面,影响到正常经济贸易活动。
实际情况可能与此相反。持续不断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表明流动性正在汹涌而来,需要不断对冲。正如不断加码抑制房价措施,表明了房价还在上涨的局面。什么时候不出台新的抑制措施了,就说明房价已经不再上涨了。对提高准备金率的认识也应当如此。
近期金融市场情况表明,公开市场操作并没有因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而有所减弱。在我国商业银行正式上缴约3600亿元的存款准备金的同时,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全线下行,资金面宽裕态势依旧。
资金面宽松的主要因素,除了前期极度宽松货币政策沉淀了大量流动性外,还因为 境外“热钱”的大量输入。据有关资料,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外汇占款新增量达到600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尽管2月份出现了贸易逆差,但外汇占款还在增加,新增量为2145亿。有观点认为,自去年下半年,欧美游资比较青睐日本市场,但突发的地震可能会影响这些资金的流向,他们很可能会转战中国,加上持续加息的预期,使之中国市场对境外“热钱”的吸引力大大增加。这就需要央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冻结不断向市场投放的人民币外汇占款。如果下一阶段中国央行继续加息,那么境外“热钱”的涌入还会更迫使预计央行实施更高的存款准备金率。
还有一个新情况需要关注。即从去年初以来,外汇贷存比始终居高不下。根据央行近期公布的数据,2月末,金融机构外币贷款余额4685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外币存款余额2286亿美元,同比增长4.5%。以此计算,截至2月末的外币贷存比达到205%,与1月末的206%相当。这说明了社会资金通过新的渠道渗入市场。
与此同时,国内企业,特别是房地产企业使用外资数量大幅增长,从另外一个渠道弥补发展资金的不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78.23亿美元,同比增长27.09%。其中房地产实际使用外资41.5亿美元,同比增长50.5%。
所有这些,均表明了现阶段流动性较为充裕,并未出现全面紧张局面。也就是说,中国商品市场也根本“不差钱”。目前中国商品市场的真实情况是“钱比货多”,缺乏的只是炒作题材,给一个涨价理由。一旦某种商品有了这种题材,市场流动性就会大量涌出。比如刚刚出现的“盐如玉”情况。要是此时任何一种商品,无论是大宗商品还是普通消费品,一旦有了新的炒作题材,市场顿时会有巨量资金从四面八方涌来。所以说国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会导致资金紧张,其实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背后其实闪动着流动性过多得身影,迫使央行采取冻结措施。
由于加息不能够真正解决现阶段的物价上涨问题,甚至还会“火上浇油”,因此预计央行今后将更多地使用数量型货币工具。比如近期并未动用加息工具。估计主要还是担心境外“热钱”的涌入。特别是日本地震、轰炸利比亚等国际上不确定因素增加,需要我国保持利率水平的大体稳定。 (联系电话:63950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