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宣布,从2011-2012财年开始粉矿和块矿出口税统一上调至20%,调整前块矿的出口税为15%,粉矿为5%。作为仅次于澳大利亚和巴西的世界上第三大铁矿石出口国,更重要的是,目前的三大矿山的铁矿石协议价格的制定依据又是基于印度出口到我国的现货矿价格编制的普氏铁矿石指数,印度铁矿石出口方面的政策变动牵动全球钢铁行业的神经。以史为镜,让我们通过回顾印度铁矿石关税调整和钢铁行业发展的历史来展望未来。
一、铁矿石出口关税:印度国内矿山和钢厂的博弈
回顾最近几年印度铁矿石出口政策的变化就可以发现,印度国内围绕这一政策的争论一直不曾停止。印度钢铁企业及其行业组织要求限制铁矿石出口,而印度矿业协会(FIMI)及其成员企业要求放松铁矿石出口管制,每一次的政策调整都是矿山和钢厂的博弈。
2007年3月印度宣布对铁矿石出口开征关税,采用从量计算的模式,粉矿和块矿每吨统一征收300卢比(约7美元)。政策出台后矿山方面坚决反对,印度的许多钢铁企业依赖块矿生产,国内市场对粉矿的需求并不多,多余的粉矿不得不出口,尤其是此举对低品位粉矿的出口影响很大,因此半年后政府调低了62%品位一下的铁矿石出口关税至50卢比。而经过2006到2008年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印度又在2008年6月宣布开始对铁矿石出口由从量关税改为从价关税,税率统一定为15%。但是印度的这一政策显然在时点的把握上欠佳,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印度矿现货价从1500元/吨以上一路下跌到600元/吨以下,来自印度矿山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政府不得不在2008年10月到12月短短3个月中密集下调出口关税,直至粉矿从15%调低到0。2009年初以来,随着矿石价格的再次大幅上涨,粉矿关税再次步入上升通道,直至此次到与块矿同等的20%。
从2007年以来的政策走势来看,钢厂在这场博弈中略占上风,此间9次关税调整,仅4次是下调的,而且3次都集中在2008年底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阶段。总体来说,通过关税调整控制铁矿石出口,打响资源保卫战是已经成为印度政府的主导思路。
二、出口转内销是大势所趋
1印度正进入钢铁产能的快速增长期
作为金砖四国之一,一直以来印度都被视为继中国之后又一个崛起的东方大国。经济的发展必将伴随着钢铁需求的增长,从而刺激本国钢铁产业的发展。从粗钢产量来看,2005年开始明显加速,金融危机以来钢产量的恢复情况也好于全球平均水平。2010年印度粗钢产量达到6685万吨,同比增加18.1%。印度钢铁部部长表示,印度钢铁需求将在未来5年内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2012年钢铁产能将达到1.24亿吨(2010年印约为7000万吨)。
因此,近两年印度国内的钢厂再次掀起了产能扩张的热潮,国内的主要钢厂塔塔钢铁公司、印度钢铁管理局、京德勒西南公司、埃萨钢铁公司、Bhushan钢公司、RINL公司等纷纷提出扩建计划。
2铁矿石产能扩张滞后于印度国内表观消费量的增长
据测算,印度国内的铁矿石储量在250亿吨左右,其中品位62%以上的赤铁矿储量约为88亿吨,占总量的35%,印度79%的高品位铁矿石储量都集中在奥里萨邦、加尔克汉德邦和恰蒂斯加尔邦。2010年印度铁矿石产量2.64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10.2%;出口量9870亿吨,占全球矿石海运总量的10%。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铁矿石的需求,印度矿山方面也在积极扩展产能。印度国家矿业发展公司(NMDC)计划投资250亿卢比,在2014年将其铁矿石年产能由目前的3000万吨提高至5000万吨。印度最大的私营铁矿商SesaGoa公司计划到2013年将铁矿石年产能提高至5000万吨,目前产量为2140万吨。塔塔钢铁公司计划两年内提高奥里萨邦Joda和贾坎德邦Noamundi矿山开采量,届时Joda矿山开采量将会翻一番,每年达到800万吨,而Noamundi矿山开采量也将从当前的700万吨提高至900万吨。
但是相对于印度国内迅速增加的矿石需求,印度矿山的产能扩张的速度略显滞后。从印度铁矿石产量和国内表观消费量的对比来看,2005年以来,两者比值从之前的2.3缩小到1.8-1.9附近,矿石产量的增长明显落后于需求的增长。而在未来的5年印度钢铁产能的迅速扩张期,从目前的7000万吨到1.24亿吨的目标,钢铁产能的增长高达70%,对铁矿石的需求更是面临迅猛增加,这也是钢厂方面极力敦促政府限制国内矿石出口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