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39家城市钢厂并非都将在'十二五’期间进行搬迁,但其中一部分的搬迁压力确实很大。”一位冶金系统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态。钢铁业的环保搬迁压力,却给冶金工程行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不论是钢厂整体搬迁的新址规划,还是技改市场,作为冶金工程领域的“寡头”,中国中冶几乎将独享这块巨大蛋糕。
四地钢厂搬迁承压
上市以来,中国中冶历次业绩说明会的重点都放在保障性住房及海外资源上,市场似乎在其工程承包主业(尤其是冶金工程主业上)找不到可以大书特书的故事。而2010年的业绩说明会,这一情况则发生了变化。
虽然业绩说明会从始至终中国中冶都表示公司正处于转型期,也确实,公司的房地产、资源开发等业务板块在2010年的业务占比都出现了提升。但一些投资者突然将目光移回了公司的主业――冶金工程板块。
“十二五期间城市钢厂的搬迁对公司未来的业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位券商研究员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对此,中国中冶似乎显得信心满满。总裁沈鹤庭表示,公司下属的五大设计院都在与各地的城市钢厂进行积极接洽,为城市钢厂的整体搬迁做整体规划,他表示,中国中冶已经准备好了迎接这一产业转型造就的巨大市场。
此前,发改委人士曾在一内部会议上透露,发改委方面正在研究城市钢厂在“十二五”期间的有序搬迁,并计划设定5大条件,筛选出需要在“十二五”期间进行搬迁的钢厂。据中冶方面称,目前来看,国内共39家城市钢厂并不会出现在“十二五”期间统一搬迁的局面,但其中一部分的搬迁压力则比较大,其中石家庄、合肥、重庆、广州四地的钢厂搬迁已几成定局。
“我们预计未来5年城市钢厂搬迁的合同订单会进一步提升。”沈鹤庭如是说。
搬迁难造就技改市场
然而,有关城市钢厂搬迁的困难似乎也相当明显。以首钢的搬迁为例,据知情人士透露,首钢的搬迁费用共计680亿元,而曹妃甸项目时至今日也未能让首钢盈利,仍然处在月月亏损的状态。可以说,首钢的搬迁并没有为城市钢厂的搬迁做出好的榜样。巨大的搬迁费用由谁承担也将是未来钢厂搬迁的一大难题。
另一方面,国家对新建钢铁项目的限批也让老钢厂的搬迁变得“无处容身”。以河北钢铁集团旗下的石家庄钢厂为例,原计划搬迁至黄骅港,但黄骅港的钢铁项目却始终不能纳入审批日程。“国家层面除湛江项目和防城港项目外,还没有为其他钢铁项目开启绿灯。”一位接近发改委人士表示,实际上,虽然“十二五”期间为钢铁行业设定了沿海沿边布局的发展思路,但并非等同于所有沿海大港都能够上钢铁项目。
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虽然做好了备战钢厂搬迁市场的准备,但中国中冶仍然认为这部分市场不会在“十二五”期间陡然放量。“钢厂搬迁涉及人员安顿,甚至城市转型,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沈鹤庭这样表示。
但这种搬迁的难点却同时为中国中冶开启了另一块市场――钢厂的升级改造。“宝钢在极力改造,让上海更需要我们。”宝钢人士曾在一次会议上表示,为了满足上海市的节能环保要求,宝钢将投入更多成本用于技术改造。中国中冶董秘康承业表示,对于公司来说,相比钢厂的整体搬迁,技术改造的市场更为切实,规模同样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