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准入门槛 铅酸蓄电池行业污染防控可期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1-4-14 15:21:30  兰格钢铁
    各地频出的“血铅污染事件”,不断挑动着人们的神经,而铅酸蓄电池行业也由此成了环保部、工信部等九部委联合开展的2011年环保专项行动的首要整治对象。据环保部相关人士介绍,根据我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今年将在2010年对重金属排放企业排查整治的基础上,对已确定的重金属重点行业、重点地区,落实整治措施,切实消除环境污染隐患,全面彻查铅蓄电池行业企业环境违法问题。

    可以说,在日益严峻的污染整治面前,铅酸电池行业企业难言轻松。而一直因污染备受诟病的铅酸蓄电池行业究竟还该不该发展、该怎样发展、污染问题是否能解决等一系列问题,也在不断拷问着国家相关部门、行业主管单位及相关企业。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铅酸电池生产国,由于铅酸蓄电池性价比高、功率特性好、自放电小、运行安全可靠以及回收再利用率高等特点,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军用、通讯等领域。作为大型备用电源和储备电源的核心部件,铅酸蓄电池生产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性产业。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敬忠表示,目前铅酸蓄电池的市场需求仍很大,短期内不会被其他产品取缔。其实铅酸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很少有污染,污染主要在于生产加工、回收处理环节。目前看,要解决这三个环节的污染问题,除了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体制和管理,只要管理得力污染问题完全可以有效控制。以美国铅酸蓄电池行业为例,其用铅量占全美国用铅总量95%以上,但得益于健全的法规和有效的管理,铅酸蓄电池生产造成的铅排放仅占全美国总排放量的1.5%。

    小企业污染严重亟待整顿

    “目前污染严重的主要是一些资质不够的中小企业。”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敬忠指出,由于铅酸蓄电池前景看好,且生产工艺简单成熟、进入门槛较低,引得一批没有实力资质的小企业纷纷上马,导致铅酸电池行业散、乱、差现象严重。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铅酸蓄电池制造厂家约2000家,但产值在500万元以上规模的企业仅200家左右,其余的1800家中小企业,有的根本没有生产许可证,有的即使获得了许可证,也很难达到清洁生产中“清洁”二字的标准。正是这种鱼龙混杂现象,给整个铅酸电池行业造成了恶劣影响。

    据了解,目前铅酸蓄电池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重视不够,缺乏环保自律责任心,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甚至没有环保设备。有些企业宁可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投资环保,因为缴纳排污费有人认账,弄好了还能返回一部分,而投资环保,不仅初期需要一笔不小开支,后续还需更多设备运行费,所以很多小企业为了省钱不惜铤而走险。

    二是生产工艺技术及设备装备落后,密封性差,环保设施简陋,造成铅尘泄漏污染。一位从事铅酸蓄电池行业20多年的企业老总坦言,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铅酸蓄电池企业,其生产工艺技术及装备的高智能化让生产过程几乎杜绝了污染。而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业的设备精度、技术水平方面,都不能与国外相比。

    三是环保设施管理不善或当摆设应付检查。有些企业虽经过技改和设备更新可以达到治污标准,但一段时间后由于放松管理维护不当,导致环保设备出现跑、冒、滴、漏现象,铅粉等尘毒处置效果减弱。更有甚者,一些企业为了降低运行成本,只是在检查时开,不检查时就停。

    四是工人素质较低,缺乏基本环保意识,甚至缺乏自身健康保护意识。比如,位于江苏宿迁泗洪的永达公司负责人就谈到,公司为保护工人健康,要求工人在上班时必须穿戴防尘服、防尘口罩等,如有违规罚款。可仍有工人违反规定,当被罚款5元时,工人却以罢工相威胁。

    五是由于一些地区规划问题,企业的生产区域与社会居民群体及公共设施的安全防护距离不够。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国家GB11659-1989《铅酸蓄电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执行,避免引发社会居息群体与企业的铅污染纠纷。

    六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企业对环保得过且过。在江苏苏北地区的一家小极板生产企业,其化成车间酸雾浓重,地面脏乱差,管理及环保措施很难跟上。可这样的企业却在当地生产经营了若干年。难怪有当地人表示,有时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对企业监管得过且过,一些外来投资的企业没带来多少经济效益,却留下了污染。

    在经过对一些地方的企业调查发现,多数小企业普遍存在上述问题,而一些大中型企业,虽然在设备和工艺操作上相对先进和规范,但有的也或多或少存在待改善之处。因此,相关业内专家表示,提高铅酸蓄电池行业准入门槛,淘汰落后,加强行业整顿,将影响行业发展的污染违法企业拒之门外,切实提高企业环保意识,是维护行业发展的首要之举,迫在眉睫。

    重拳出击打击污染违法行为

    显然,解决污染问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乃至整个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事实上,针对铅酸蓄电池行业污染的主要环节,国家相关部门早已有行动,2008年环保部就牵头编制了《废铅酸蓄电池收集和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及《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业清洁生产标准(征求意见稿)》,对于废铅蓄电池收集者、运输者、再生产者、综合利用者等提出明确、具体要求。而这一次国家九部委的联合行动,也更加凸显了国家相关部门对治理污染的决心和力度。

    根据《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国家九部委已开始对铅酸蓄电池行业进行彻底排查,并要做到“六个一律”:对未经环境影响评价或达不到环评要求的,一律停止建设;对环境保护、安全设施、职业健康“三同时”执行不到位的,一律停止生产;对无污染治理设施、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或超标排放的,一律停产整治;对无危险废物资质从事废铅蓄电池回收的,一律停止违法经营活动;对发生重大铅污染事件的,一律追究责任。今年7月30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在公开媒体上公布辖区内所有铅蓄电池企业(加工、组装和回收)名单,接受社会监督。

    此外,针对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的工作也已开始。目前,国家工信部正在着手制定《铅酸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实施生产准入制度的同时推行清洁生产方案,从而加速铅酸蓄电池行业整合、淘汰落后中小企业,促进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除了国家政策法规的有力支撑,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切实提高监管也是防控污染的关键,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在这方面,江苏泗洪地区相关政府部门认识较深刻。据了解,当地工业园区的一家名为宿迁东旭电源有限公司的小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因生产不稳定,各方面管理跟不上,相关部门已决定对其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关停并转”,鼓励大企业将其兼并重组,以保障达标生产,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中国电池协会相关人士表示,协会将继续组织铅酸蓄电池行业企业加强自律,提高企业环保自觉性。同时提出以下建议:相关部门应积极建立上下游企业联动互惠发展机制,共同建设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推进环境治理和铅防治污染协调发展;要加强政府监管和舆论监督,通过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定期公布不符合准入标准的企业名单,淘汰落后。同时,对具有实力资质的企业可采取限期整改;此外,应全面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地方政府应该将企业环境检测纳入当地环保部门在线监控系统。多管齐下,重拳出击,从而彻底改变铅酸蓄电池企业污染问题,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中国工业报)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提高准入门槛 铅酸蓄电池行业污染防控可期
  • 铅酸蓄电池市场特征与产业展望
  • 铅酸蓄电池市场特征与产业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