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流动性“洪峰”持续至6月,下半年存准率调整节奏放缓
在央行行长周小川(专栏)刚表态“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界限”后,人民银行4月17日晚间宣布,自4月21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第四次上调存准率,调整后大型银行的存准率将达20.5%,再创新高。依照一季度末人民币存款余额75.28万亿元规模估算,此次调整将回笼银行流动性3764亿元。
这一调整已在市场预期中,主要因4月份公开市场月度到期资金量达年内最高峰9110亿元,当月新增4079亿元的外汇占款也加大了回笼压力。分析师预计,5、6月份公开市场的月度到期资金量仍处于5000亿元左右的规模,上半年仍有2次上调存准率的可能,频率仍保持月均1次。下半年,公开市场的到期资金量明显萎缩,月均规模仅1260亿元。若外汇占款没有超预期增长,加大央票和回购等日常操作力度即能满足回笼要求,存准率调整的节奏将明显放缓。
虽然2010年底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但今年的市场流动性仍然较高。1至3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分别为5480亿元、4150亿元和6870亿元。同期,外汇占款规模也维持了较高水平,分别为5016亿元、2145亿元和4079.11亿元。
这一流动性压力导致央行今年保持了月均一次的上调存准率节奏,自2010年启动本轮紧缩周期以来,央行已连续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持续的高强度调整,主要是为“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进而有效控制当前居高不下的通胀水平。
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0%,其中采用新权数计算的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环比下降0.2%。采用旧权数计算的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5.415%,为近32个月来新高,环比下降0.225%。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1%,其中3月份同比上涨7.3%,环比上涨0.6%。
“3月份的CPI略高于市场预期,说明通胀压力继续增大。”博时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章强预计,今年通胀的峰值可能出现在7、8月份,届时CPI超过5.5%的可能性很大。他认为,通胀压力正逐渐向下游转移,消费者承担的压力将比此前预期的大,而管理层的货币紧缩力度也将比预期的紧。
周小川4月16日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时表示,总体上中国的CPI偏高,高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控制目标,因此要采取多种方式克服其偏高的问题。其中一定要消除通胀走高的货币因素,这是货币政策适当收紧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政策会持续一段时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界限,而是取决于不同的条件。”
“4月份货币市场到期资金超9000亿元,通过公开市场发央票或正回购,虽能净回笼一部分,但还是难以完全对冲过量到期资金,故上调存准率在意料之中。”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微博专栏)表示,4月份热钱流入还会不少,即便上调0.5%存准率,还是不够完全对冲。央行下一阶段将更多采取公开市场操作这一工具,或通过发行长期央票和回购来吸纳流动性。
当下,市场普遍认为的通胀压力包含几个方面,外部而言,包括石油价格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内部而言,以农产品为代表的供给压力,资源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上升等导致的成本上涨。此外还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流动性过剩带来的货币因素。
故此,判断未来的货币紧缩节奏,仍将参照月度的同比通胀水平这一指标。而考量存准率、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工具组合以及调整力度,央行则要权衡多方面因素。
周小川16日表示,任何货币政策都有利有弊,利率政策也不例外。当前,国际上流动性非常充裕,在这种情况下利率政策用得太多或太猛,可能加大热钱、资本流入。他同时表示汇率工具的效果难考量。“汇率实际上已经在使用,人民币也有升值,但至于如何衡量抗通胀效果,往往有困难。还需强调进一步增强汇率的灵活性。实际中,一方面要考虑国际收支平衡,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企业的适应能力。总体是灵活性,而不是实现预计的变化”。
货币当局掌舵者的这一表态,或许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的政策选择仍将偏重数量工具。此前,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曾撰文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于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有着更大的效力。她在与人合著的论文中表示,最优存准率由存贷利差、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决定,以2007年存贷款利率水平测算,存准率最优水平大致稳定在23%左右。而目前的存贷款利率水平,与2007年大体相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