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日前,上海制造的世界最大吨位的变频型电驱振动锤,结束各系统的安装、调试,正式交付用户。它们即将在港珠澳大桥的施工建设中“显露身手”。而振动锤的制造商―――上海工程机械厂,也在这看似“冷门”的行当中发现了商机,实现了扭亏为盈。
根据规划,施工方要在水深10米且软土厚达60米的海中建造人工岛。为了克服海上施工的苛刻条件,上海工程机械厂首创了体外循环冷却方式。公司总经理龚秀刚告诉记者,振动锤在工作中,因轴承的运转等多种原因都会产生热量,振动锤常因散热问题“罢工”,其余所有施工设备也备受“牵连”。此次他们将热量“抽出”振动锤体外散发热量,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与可靠性。
其实,在拥有90年历史的上海工程机械厂里,这还不是它的“最牛打桩锤”。在去年的东海风电厂项目建设中,为获得更大打击力,满足特大型工程需要,他们一举开发出了22吨级柴油打桩锤。龚秀刚介绍说,他们先后开发12.8吨、13.8吨、16吨乃至18吨的打桩锤;但是吨位级别越上升,技术瓶颈将越难“一破再破”―――包括柴油锤材料的获得、散热问题都是继续做大的关键所在。而国外同行也无法生产这么大吨位的打桩锤。
为此,他们在协作单位的全力支持下,对如何确定打桩锤内上活塞的直径进行了深入反复的研究和试验、认证、可行性分析。他们在浇铸过程中对冷却工艺进行了大胆探索,创新思路,化难题为课题,最终取得成功。此外,还成功地攻克了精加工、热处理氮化的超重问题、装配过程中的超重问题等难关。最后,22吨级柴油打桩锤在多方面构成自主知识产权,获得4项国家专利。
在龚秀刚看来,打桩锤在机械领域中属于“冷门”行业,多数大厂不愿以大投入换取小市场,小型民企则没有足够资金涉足研究。而上海工程机械厂则抓住了夹缝中的商机,做精做强。
目前,柴油打桩锤已成为公司的主导产品,获得多项国家专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海上施工机械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90%,其中更有六成出口,进入欧美等海外市场。公司的销售额也由几年前的6400万元,增长到了2.2亿元,员工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
下一步,上海工程机械厂着手研发30吨级液压打桩锤。相比柴油锤,它更符合绿色环保趋势。据透露,该产品将与同济大学携手开发,也将是首例自主研发的大吨位液压锤,预计明年可推出。
另外一方面,公司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他们拿出价值2000万元的设备作为第一批投放市场的租赁设备,既解决了中小承租企业的担保问题,还带动了产品销售。预计今年租赁收入将达到800万元,成为企业利润的新增长点。(东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