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采访了在南京举办的2011年中国国际船舶工业博览会,采撷了一组“冷”与“热”的镜头,并请有关专家分析了其中传递出的信息。
镜头一:大船厂颇具实力,小船厂底气不足。一进展馆,就可看到布局的国内外造船企业的展位,其中不乏芬兰瓦锡兰集团和江苏省的熔盛重工、新世纪造船、新扬子造船等。记者在熔盛重工的展位前看到,公司建造的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40万吨级超大型矿砂船、3000米深水铺管船的模型依次摆开,展位中央的多媒体正在播放公司的宣传片,显示出公司的雄厚实力。
在展馆最角落,记者却发现,来自苏北的三家小船厂挤在一个展位里,仅有的几张宣传画也显得有点底气不足。“好几年都没接到大订单了,这次出来看能不能碰到订单。”其中一位船厂的负责人表示。
这番大小船厂的冷热之别,正是当前江苏省船舶工业的一个缩影。“当前一轮船舶产业投资热潮消退后,'吃不饱’的中小船厂比比皆是,直接影响了全省船舶产业的集中度,也浪费了很多优质岸线资源。”省经信委副主任秦雁告诉记者,今后几年,船舶行业的兼并重组和优胜劣汰肯定会增加,省里已在制定指导意见。记者了解到,扬州已提前行动,通过提高岸线投入产出强度推动行业整合。
镜头二:造船企业煞是风光,配套企业备受冷落展馆的“黄金地带”都被造船企业占据,煞是风光。而走遍展馆,记者看到的都是锚链、照明灯、专用车辆等配套展品,被称为船舶“心脏”的发动机和“眼睛”的通信导航设备未见身影,许多参观者都不愿意停下来多看两眼。
“说到底,还是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够。”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陶永宏分析,江苏很多船厂都是近几年新建的,单个企业根本没有能力延伸到配套领域,再加上江苏船舶产业配套的基础并不好,因此,很多配套产品靠外省供应或进口。他认为,要提高配套能力,一是产品质量要过硬,二是建立全球服务网络和应急响应机制,“江苏的船舶多为国外订单,老外目前还不大喜欢选用中国的配套产品”。
记者了解到,目前江苏省泰州、南通等地已在柴油机、海工锚链等领域有所突破,努力摆脱造船仅是造“壳”的尴尬局面。
镜头三:建造规模傲视全球,经济效益难如人意在展馆,记者发现大家提的频率最高的一组数字是:2010年,全球每7艘新船就有1艘“江苏造”;江苏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新承接订单连续5年稳居全国第一。
骄人业绩背后,船舶企业老总们却有着一番冷思考。熔盛重工副总裁赵仲武表示,像南通的熔盛重工、中远川崎这样的船企,通过技术攻关,已经建造了许多世界一流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但超大型、附加值船舶并不多,江苏船舶工业的总体水平只能算中等。“比如集装箱船,熔盛做的是6500标箱,中远做的是10000标箱,而韩国做的是18000标箱,差距还不小。”
“我们从产品设计到制造技术水平、资源利用率,与日韩还相距甚远”。金陵船厂副总倪永华介绍,过去该厂一般有订单就接,对船型不会有太多考虑,而现在则定位于中高端船舶,扬子江船业也展示了最新计划:整合产能,进军海洋工程装备,因为“一个海工平台的卖价相当于一艘1万标箱集装箱船的5倍”。
业内人士分析,船舶订单已经在今年一季度出现波动,未来的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多,“十二五”期间将是江苏船舶工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含金量”的关键时期。
(网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