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部署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近日向全省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下发了《江西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从今年开始,用3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起全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企业诚信信息征集体系、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和政府部门协同推动、行业协会组织实施、食品企业积极参与、诚信责任有效落实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运行机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建立协调工作机制
江西省诚信方案要求建立省级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机构,由省工信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行业组织,建立部门联动制度,确定任务分工,共同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成立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办公室。承担制定工作实施计划、组织专家指导各市、行业和企业开展试点建设、审核并管理企业诚信信息、建立并维护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平台、组织受托开展标准升级等工作;组建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专家队伍,建立专家库。发挥专家在指导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开展诚信管理培训、参与企业诚信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形成诚信咨询和管理服务机制;建立省与有关部委、与各设区市、行业组织间的工作联动机制。各设区市及相关行业组织要尽快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及负责人,落实设区市政府负总责,行业组织加强自律的责任;建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省、市两级督察及信息报送制度。定期检查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执行情况,对各项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检查。建立简报和半年、年度诚信报告制度等。
建立制度和体系
《诚信方案》要求结合省情,制定标准规范的信息征集项目、渠道、方式,规范信息的使用和披露,规范诚信服务机构行为,培育诚信服务市场。
开展诚信建设相关标准宣贯及人员培训,指导试点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督促企业完善检验检测手段,提升质量检测能力;加强原料管理,建立健全生产经营档案,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开展企业诚信建设自查自纠,建立企业内部诚信管理自律机制。
加快建立全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管理平台和查询披露系统。实现部门间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及时向社会公布诚信体系建设信息。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依法采集及披露企业诚信信息(包括其他有效信用评价信息)。
指导企业依据评价准则和评价实施细则开展对标达标自我评价。由省诚信办组织行业协会或第三方服务机构,选择诚信体系建设基础较好的试点企业开展试评价,并逐步向全省食品工业企业全面推开。
各行业协会加强自律机制建设,制定和完善行规行约,开展诚信宣言、公约、自查或互查等自律活动。企业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和诚信管理人员,开展重合同、守信誉、依法生产经营的活动,倡导文明诚信经商,提高企业和员工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水平,形成有效的企业自律机制。同时,建立企业失信举报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利用现有政策及资金渠道,支持省级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和宣传、培训等工作,提高食品企业诚信保障能力。在国家食品储备、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公共服务、项目核准、技术改造、融资授信、有关资金政策、信用担保、社会宣传等方面参考使用企业诚信信息及评价结果,对诚信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同时,以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失信曝光、分类监管和市场退出机制等手段加大对失信企业惩戒力度。
(中国工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