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报道 汇丰昨日(5月23日)公布的汇丰中国PMI预览的5月初值数据仅为51.1,下滑至自2010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该预览值进一步印证在抗通胀背景下,经济增长动力有所削弱。
对此,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称,目前PMI水平与13%的工业增加值和9%的GDP增长率还是比较一致,政策仍将以遏制通胀为重,预计未来数月将维持紧缩的货币政策。
两大诱因
本次PMI预览数据样本采集自今年5月12~19日,数据中象征企业扩张意愿的投入价格指数增速创9个月来最低,为60.12,而相应的产出指数亦进一步滑落至10个月来最低水准。
综合多位专家观点,库存调整和“电荒”是目前中国经济出现放缓迹象的两大诱因。
“在新业务增速放缓之际,制造商持续减少库存,导致制造业扩张步伐下滑至10个月低位。”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称。
“近期经济数据疲软更多与库存调整有关。”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也同意上述观点。她称,去年年底以来,由于信贷和流动性环境较宽松,市场对投资品需求增长也较快,企业相应提高库存,但其实最终需求并没有那么强,企业只能减少库存。这种“去库存”的现象在4月表现较为明显,因此相关数据也受到影响。
除库存调整带来的生产低迷外,4月以来的多省市“电荒”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工业生产。据国家电网公司昨日最新预测,今夏电力缺口可能超过历史上最严重的2004年。
兴业证券报告称,预计今夏用电缺口将在3000万千瓦左右,这将拖累工业增加值3.6个百分点,拖累全年GDP0.4个百分点。
严防“滞胀”
今年以来,为完成稳定物价总水平这一目标,宏观调控以紧缩货币政策为主线,并附加以财政补贴、发改委约谈企业等多种形式来抵冲物价上涨带来的社会压力。
然而,现在经济减速信号渐强,通胀困境却并未得到缓解。4月CPI虽小幅回落,仍位于5%以上的高位。
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上周末发布《2011中国经济增长报告》。该报告指出,从目前宏观失衡特点来看,我国既面临通胀的压力,同时也面临增长乏力的危险。我国现阶段针对总量失衡的调控,必须防止“滞胀”的发生。
报告表示,从总需求方面来看,2008年下半年开始采取扩大内需的“一揽子”举措。我国投放的流动性大体在6个月至24个月逐渐体现为通胀;我国自2008年下半年至2010年形成的通胀压力,至迟应当在2010年底至2012年上半年逐渐释放出来。
报告还警示,如果扩大内需能及时充分拉动增长,即使出现较高通胀压力,也具有加大紧缩力度有效治理通胀的经济增长条件。否则,低增长的同时可能出现高通胀。
紧缩难松
5月18日,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此,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升至21%的历史高位。
央行依然维持频繁上调准备金率的节奏,旨在稳定物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5月也表示,虽然说价格上涨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但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比较大。
中国宏观学会秘书长王建分析称,根据以往经验,在通胀“破5”之后,宏观调控当局之所以下决心,即使牺牲部分增长也要压住通胀,很大程度上是担心未来的通胀会失去控制,会演变成年率超过10%的恶性通胀。
不过,屈宏斌称,目前PMI水平与13%的工业增加值及9%的GDP增长率还是比较一致的,政策仍将以遏制通胀为重,预计未来数月将维持紧缩的货币政策。
野村证券中国经济学家孙驰还提到,虽然存款准备金率从去年10月至今已上调了十多次,但外汇占款仍不断地向国内市场注入流动性。从政策效果来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只是避免了货币过度宽松,但仍不是真正的紧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