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固有模式 山东邹城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1-6-2 9:56:42  兰格钢铁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山东省邹城市工业经济呈现出全面提速、运行质量大幅提升的良好态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记者在山东省邹城市经信局获悉,今年第一季度邹城市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77.6亿元,同比增长25.4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68.2亿元、实现利税40.9亿元、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3.30%、17.57%、21.87%。

    非煤项目拉动

    近年来,邹城市实施非煤产业大项目拉动战略,围绕打造400亿元新材料、200亿元新能源、200亿元新医药及生物制造、100亿元新能源汽车、100亿元节能环保和信息产业群体,寻求对外合作,通过联外、联强、联高,增强技术应用和产业对接能力,形成集聚优势,增强产业发展支撑力。

    据统计,今年以来,邹城市新签订招商引资合同81个,总投资79.67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17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已有33个非煤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他们以华鲁医药、百隆色纺、磷酸铁锂电池、万达煤机、赛维太阳能光伏发电、尤特尔新型生物催化剂等重点项目为龙头,发挥非煤产业大项目对经济发展的强势拉动作用,全力打造工业巨擘,将努力形成一批名优产品、拳头产品,建成一批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强企方阵。这批大项目如期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千亿元以上,全市经济发展的后劲会明显增强,结构将明显优化,从根本上改变邹城煤电产业占比过大的结构性问题,真正实现经济的全面转型。

    形成多元格局

    邹城市打破煤电产业独大的单一产业模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煤炭采掘业、纺织业、电力产业等传统优势产业,通过煤炭资源转化,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和资本优势,先后与兖矿、邹县电厂等驻邹企业开展对接互补,抓住企业主辅分离和资产重组的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精细化、品牌化发展。他们按照济宁市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创建煤化工园区,逐步形成了240万吨焦炭、80万吨甲醇、30万吨焦油裂解以及其他一系列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培育和打造国家级煤化工基地。

    与此同时,他们着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和生物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起步较早、基础较好的四大新兴产业。以泰玻电子级玻璃纤维纱、意可曼公司的可完全降解高分子材料、凯伦硅业的多晶硅、科澳铝业公司的高性能工业铝等项目为重点拉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努力实现产业发展的高端化和规模化。目前,中心机电产业园、兖矿机电产业园已初具规模。投资47亿元的华鲁生物制药、总投资30亿元的泰山玻纤邹城分公司5期2条5万吨电子级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暨3亿米电子布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正在抓紧建设。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工业园区的综合管理效能、基础设施和配套能力明显增强,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两年内邹城市将形成一个梯次推进、多元支撑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加快产业升级

    邹城市在大力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同时,注重加快优势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他们通过产学研合作,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强化对机械、化工、食品、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延长产业链条,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他们还对鲁南铁合金厂、金钢山酒业公司、燕京啤酒邹城公司、圣达纺织公司等老牌国有企业加快联合重组步伐,实施退城进区搬迁改造、扩能上档,使它们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今年,邹城市将完成技改投入60亿元,着力抓好54个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项目和总投资213亿元的81项技改项目建设。年内建成投产的重点项目有万达煤机矿用设备、泰山玻纤亿米电子布、百隆色纺一期、金鹏食品万吨冷链物流、合兴科技矿山防灭火新材料项目等。

    强化服务功能

    今年,邹城市政府本着“帮扶不包办、参与不干预、帮忙不添乱”的原则,继续实行市直部门督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制度,对85家规模企业实行“一对一”帮扶。各督帮单位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优势,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信贷融资、用电用水、手续审批等一系列阻碍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

    同时,积极帮助企业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健全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生产效益,实现企业发展壮大。他们还重点加大对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两个省级园区的科技扶持力度,建设了集科研、实验、孵化、生产为一体的大学科技园,目前入园的企业已达100多家。(中国工业报)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突破固有模式 山东邹城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 邹城市唐王湖九里涧河桥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