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在山东建筑大学校园,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省内钢结构建筑知名专家周学军教授手里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布兜,里面装的是每年的工作笔记,足足20本。
这20本笔记,清楚地记录了周教授参与设计和审查的每一个钢结构项目。阅读这些本子,能感受到山东钢结构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脉络。“严谨、求实、求是,是结构师必备的职业道德,结构上一个小失误会带来工程上重大的安全隐患。”周教授说。
提起“钢结构”,很多人可能不清楚,但是一说“鸟巢”、“央视新大楼”、“国家大剧院”就能有一个形象的认识,这些都是钢结构建筑,与传统的木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造型奇特,抗震性能好,2000年以后在国内发展迅速。
周学军教授,工学博士,从事钢结构及空间结构的教学和科研开发20余年,是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周教授是土木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负责人,山东省绿色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部,其中《门式刚架轻钢结构设计与施工》被誉为我国第一部相关研究的专著。
在专业上的较真儿,有时需要的是“锋芒不畏权”。2002年,烟台市准备筹建省内首座大型钢结构体育馆,由北京某著名设计院进行设计,有关部门请周教授审核设计图纸。看过方案后,周学军提出:“钢材受温度变化会热胀冷缩,现有设计未充分考虑温度应力,而且有些节点构造不合理,建议重新计算,修改构造。”当时周学军刚刚博士毕业,比较年轻,而设计团队名气很大,开始并不愿意接受修改意见。
于是他自己重新建立一个计算模型,让设计团队的人过来一起计算,结果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对方心悦诚服。
此后,烟台市很多大型钢结构建筑的方案论证和评审都会请周学军教授来把关。随着第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省召开,省内部分地市要兴建大批以钢结构为主体的体育场馆,他作为主要专家参加了绝大多数场馆的方案论证和技术咨询,全运会结束后,由于业绩突出,他和他的团队被授予“支持全运会建设特别贡献奖”。
现在业内都尊称他为“山东钢结构第一人”,“一般钢结构的项目,周教授点头了我们才放心!”但是周学军对名誉看得淡,他急迫的是目前钢结构专业人才的短缺。“继体育场馆之后,目前兴起新一轮文化中心的建设热潮,钢结构正成为一项朝阳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尤其超高层建筑是钢结构的专属领域,但钢结构住宅在我省的推广却较为缓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相关专业设计人才。”他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