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种昂
继托管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五矿营板”)后,近日,日照钢铁集团(下称“日钢”)又与另一家央企——中冶京城(营口)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冶京城营口公司”)达成协议,为后者提供“诊断”管理服务。这是日钢进驻的第二家央企。
这两家央企在向日钢发出邀请之前都面临着亏损的尴尬,他们希望通过日钢输入的民企管理模式,帮助其盈利。央企向民企问诊,此前也是极为少见的。而在此前日钢托管的五矿营板案例中,仅4个月,五矿营板已成功扭亏为盈。
“坐诊”央企
2011年6月6日,颇有神秘色彩的日钢董事长杜双华出现在中冶京城营口公司,这两家民企与央企基于经营管理层面的合作悄然启动。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日钢将为中冶京城营口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进行把脉诊断,并向其提供全面改造方案。
中冶京城营口公司是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与五矿营板厂于2005年8月联合出资建设。项目占地400万平方米,设计、制造各种大型成套的冶金设备。其主要产品为:大型冶炼设备、大型连铸设备、大型冷热轧机设备、各种锻压设备、各种中厚板轧机设备等。
当时,该项目于总投资为120亿元,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0—350亿元。但2008年试生产以来,公司却一直出于亏损境地。
日钢作为一家钢铁企业,与中冶京城营口公司所属的装备制造并无太多重合之处,属上下游关系。事实上,两家企业有着多年的购销合作关系。一直以来,日钢向该企业销售钢材,同时也购买中冶京城的加工设备。
日钢是一家民企,但生产运营效率却是国内最高的钢厂之一。当初,日钢建设一个几百万吨的钢铁厂只用了181天。而国企一般则需要两到三年。
“日钢与中冶京城营口公司的合作,是民企与央企的又一次强强联合。”很多局内人士这样认为。而在杜双华看来,国企有着政策、资金、资源优势,而民企则有着灵活多变的效率优势,双方的合作将实现双赢。
目前日钢与中冶京城营口公司合作刚刚开始,究竟能为其开出怎样的药方不得而知,但实事上,这并不是日钢第一次向央企输出民企管理。今年2月,日钢就托管了中冶京城营口公司位于一地的五矿营板。
民企“药方”
五矿营板是一家有30余年中厚板生产历史的钢铁企业,中厚板产能达到300万吨。然而,在金融危机后,五矿营板一直亏损。2006年到2008年,累计利润总额超10亿元。
然而,这家企业却拥有着全国最好的扎板生产线。该生产线是企业从德国斥资60多亿元购进,产能约为200万吨。生产板材宽度高达5米,远超国内三、四米的水平。
该企业为扭转这种亏损的局面,也曾找寻多家国企、民企进行合作。而当杜双华前来考察后对其盈利感到很有信心。双方的理解和信任使合作很快促成。
今年2月15日,日钢派驻十名高管进入五矿营板,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民企进入央企,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国企的职工往往心里不容易接受,而杜双华为了让改革得到职工的支持,首先将收入标准进行统一。日钢全部人员包括工资奖金人均年收入超过6万元。这样的薪金水平,在国内的钢厂也是十分少有的。
与此同时,五矿营板180多名各层级人员前往日钢,进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对标。
此前,五矿营板实行的是集中采购。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借用五矿的优势,使采购价格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降低,但却因为周期过长,而丧失了灵活性。日钢进入后,首先就放弃了这种采购模式,打破了垄断供应,实现了多家竞争供货的格局,采购价格降低了20%左右。
日钢一位高管介绍道,一直以来,国内的炼铁业都在吃精矿,引入低品味矿是日钢自主开发的一项技术。虽然吨钢能耗稍有上升、产量有所降低,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却使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虽然指标不那么好看了,但企业的利润却可以得到保证。
自日钢进驻后,五矿营板已在4月、5月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1170万元、86508万元,利润总额分别为2263万元、5032万元。
2011年4月27日,日钢正式成为公司股东,以出资19.738亿元持股39.9637%,成为五矿营板的第二大股东。
据此,有业内人士猜测,日钢与中冶京城营口公司的合作,很可能有着相同的模式——通过托管、提供管理服务为契机,进而收购部分股权,但却不改变企业国有控股的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