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质检体系的人士表示,香精类食品添加剂香基都是保密的,监管很难
大陆4家企业的8种食品添加剂,因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被禁。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餐饮服务单位立即禁止采购和使用广州市美益香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番石榴香精,广东省江门市高迪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绿茶粉、液态酥油和蛋牛奶香油,江门市展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面包酵素改良剂,杭州溢香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桂花香精、绿茶香精、杏仁香精。
这是台湾“塑化剂风波”爆发后,多部门组织的大抽检的最新结果。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这四家企业在业内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销售网络分布广泛。引发关注的是,这些大量销售出去的有害食品添加剂被应用在哪些下游品牌中,是否已经制成饮料、果冻、糕点等食品流通进入日常生活?这需要等待有关部门给出确切答案。
问题产品来源于东莞昱延
目前,对发现的问题产品,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已采取下架控制措施,并依法对相关企业进行调查处理。
“这4家企业所含有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也是从此前查封的东莞昱延公司购买的。”本报从卫生部一位工作人员方面获悉。
据上述卫生部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经停止进口台湾公布的280家企业948种产品,加大对台湾输大陆食品的检验力度,凡检出问题的产品一律禁止进口。对于台湾方面通报的已经进口的产品,已采取召回和封存措施,并根据台湾公布的名单,组织对相关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单位进行全面排查。此外,已经抽样检测了140多份方便面样品,截至目前,未发现人为添加。
中国疾控中心相关人士对本报表示,他们6月2日已经启动了大陆产食品的抽检,而检测结果已经通报了国家相关部门。据了解,此次大陆产食品的风险监控由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管局等有关部门联手发起。抽检的食品涉及到食品添加剂、饮料、调味料、果酱、果浆、糖浆、乳制品、糕点、饼干、方便面、糖果、冷冻饮品、蛋制品、食用植物油、胶囊锭状粉状类食品等15类产品。
问题企业销售网络广泛
昨日,4家事发企业网页上的销售电话皆处于无人接听状态。但本报记者查询四家企业的网站并询问业内人士发现,四家涉“塑化剂”企业皆为知名企业,且营销网络非常广泛。
广州美益香料有限公司的网站显示,该企业生产的食用香精共518个品种,此次查出含有塑化剂的有害添加剂番石榴香精位于该公司产品展示网页的第一排。
美益香料网站信息显示,其在全国设有81个办事处,销售网络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拥有中国香精香料行业第一大直销网络,也是中国唯一推行直销的香精香料企业,目前直接终端客户达到3000多家,并出口至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美益香料在2010年1月15日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其公司网页上列举了上百个荣誉,其中包括2007年9月荣获中国食品安全年会组委会授予的“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等。
而江门市高迪食品有限公司和江门市展望食品有限公司,实际上是同属于一家台湾公司——朱师傅食品事业部。记者在其公司主页上看到,朱师傅食品事业部成立于1999年9月份,现已拥有两家下属独资公司,分别是江门展望食品有限公司及江门高迪食品有限公司,员工数量已达500多人。
杭州溢香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杭州知名产品西湖香精香料的生产基地,后者由始建于1958年6月的杭州香料厂改制而来,曾经是原中国轻工业部最早定点生产香精香料的工厂,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香精香料业内的知名企业,“西湖香精”也是香精香料的著名品牌。
监管之难
上述卫生部人士表示,虽然现在处理的方式是让产品下架,处理企业,但是对于已经销售出去的产品乃至终端食品,追溯却很困难。
无论是食品还是食品添加剂,都将面临着成千上万的化工产品,这形成了极为复杂的监管难题。
“一种检测试剂只能检测一种化工产品,而且也无法去预测哪种食品中可能会含有什么化工产品,这个问题是监管的大问题,也是世界的难题,不仅仅是中国存在。”一位质检体系的人士表示。
他表示,由于塑化剂物质并不在食品添加剂整顿检测的项目中,此前无法发现它的存在。
据他介绍,食品添加剂中特别是香精类,很难抽查出问题,因为每家香精企业都有自己的香基,而这个香基都是保密的,到底香基里含有什么成分,谁也不知道,质检更是难以检测。
“现在无论是食品还是食品添加剂,能追溯的方式是从企业的账单和发票找到大宗批发,这是对大企业来讲,对于小的生产企业,账单和发票也是找不到的。另外很多的食品添加剂是从中间商批发出去的,然后从中间商再流通到市场,就很难追溯。”上述人士表示。(第一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