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站钢结构站房 用钢量超过“鸟巢”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1-6-15 11:34:22  兰格钢铁
     争分夺秒抢工期,科技创新保精确

    “抢工期、保质量”是中建安装南京南站架子队施工现场的永恒主题。2009年4月起,中建安装南京南站项目部成立了由公司副总经理项兴元挂帅,中建股份技术中心博士后林冰、项目副总工吴聚龙、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冯国军、吊装专家朱雪亮等骨干组成的技术攻关突击队。他们团结拼搏、毫不退缩地践行着“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日保周、周保月、月保节点”,以此保施工计划层层落实,工程进度时时受控。

    为保证屋盖网架在拼装、滑移、顶升脱架过程的实际可行性,技术攻关组建立了包含屋盖网架、结构下部桁架体系、临时支撑体系等所有功能单元的整体几何模型,对屋盖网架各功能单元钢构件的应力和变形,各顶推点不同部位移限值等理论数据进行高仿真结构性能计算,对高空拼装平台和滑移轨道支撑进行优化设计。反复研究后选择目前世界上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分单元拼装高空滑移法施工。并自主开发了高精度同步数控液压爬行机器人,将同步控制精度提高到1/100毫米(10微米)的控制精度;多轨道激光无线同步测距系统,在1400米距离内,无线同步测量精度达1毫米……这些高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为《南京南站站房工程屋盖网架滑移施工方案》提供了缜密的科学依据。该方案于2010年7月18日通过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可明、工程设计大师刘树屯等国内顶尖专家的集体论证,并获得了充分肯定,为后期的钢结构制作加工和实施现场拼装奠定了良好基础。

    钢结构安装精度要求高,测量精度是重大考验。中建安装架子队测量组的成员们,每天背着120多斤重的10多件测量仪器设备,来回穿行于6.5万平方米以外的工程测量控制点位,用12天时间完成了控制网的复测工作,用5天的时间完成了二级控制网的布设工作,为站房钢结构第一榀地脚螺栓安装就位提供了保证。

    负责屋盖网架滑移工作的技术员张振开工以来未享受过一个节假日。早上8点到晚上12点,从走上40米高空的滑移轨道开始,一直在轨道上吃盒饭,喝桶装水。当第一块屋盖网架单元成功滑移时,张振已经在滑移平台坚持了三天两夜。

    30岁出头的罗锦波,作为中建安装南京南站机电安装现场施工负责人,有一句话常挂在他的嘴边,“我们都是80后,我们一定要干出80后的朝气。”

    三伏酷暑,地下室潮湿闷热。为了清理工作面,这些青年骨干抬脚手架,搬木块,挥汗如雨,抢在装饰进场前,完成了出站层主管线的架设任务。2010年8月,为确保沪汉蓉和京沪场提前通车,罗锦波带领团队争分夺秒地抢信号楼“四电”用房。从晨会开始,一直连续奋战到第二天凌晨。10月份,主站房样板段要求15天内完成所有电气施工,这又是一场硬战役。现场交叉作业严重,罗锦波紧盯现场指挥,时刻不忘仔细检查每个平台安全状况,晚上经常加班,“现场工作干不完,即使躺在床上,也睡不踏实!”就这样,在他的带领下,机电专业再次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刘洪光,作为中建安装架子队机电组技术组长,他经常带领着“80后”的技术团队,研究图纸、讨论方案、攻克难点,编写了施工工序,现场测算用电负荷,综合考虑布置箱变。偌大的南站现场,每一条电缆路径的走向,在他的脑海里,编排得比计算机还要详细发扬铁军精神,迎难而上建功南站

    “举全公司之力建设好南京南站!”中建安装公司董事长一声令下,安装公司计划会、研讨会、分工会、动员会、签订责任状,夜以继日,紧张有序的施工组织安排、积极高效的推进施工进程,形成工程施工流程的“无缝对接”。

    2011年3月15日,是南站建设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之一。那段时间,南京阴冷潮湿,现场道路结了冰,春节期间更是下了一场大雪。工期就是命令,中建安装架子队的年轻人,冒着风雪通宵卸货,趟着泥水清理作业面……衣服湿透了,手脚冻僵了,依然坚持战斗。最终只用45天时间,完成了2万多吨京沪场桁架安装任务,是正常速度的3倍!

    工程自2009年4月开工以来,中建股份南京南站项目部就提出了“中国建筑建设中国最好的现代化客站”的目标,把创先争优视为加快南站建设的强大动力,与项目工期、质量、安全、环境、成本和技术创新等“六位一体”目标有机融合,同规划、同部署、同启动,紧扣工程特点和工期节点,开展创先争优劳动竞赛“三大战役”:即7月3日启动的以主体结构工程完工为节点的“百日大会战”劳动竞赛活动;10月20日启动的以屋盖网架滑移就位、实现屋面断水为标志的创先争优“立功竞赛”活动均已取得阶段性胜利;3月底掀起以工程竣工、铸造精品为目标的“大干60天,全面实现530目标”的大干热潮,将为南站的顺利交工画上完美句号。

    “之所以能在4个月内完成了8万多吨安装任务,靠的就是我们这支队伍,发扬铁军精神,个个都是敢打硬战的好男儿!” 中建安装南京南站架子队队长庄桂成在站房主体结构安装结束后感慨道。

    “如果把整个南站看成一个人体,钢结构就是他的'骨骼’,装饰装修就是他的'皮肤’,而机电系统就是他的'循环系统’。”中建安装南京南站架子队机电工程技术负责人高增孝作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

    高增孝1995年大学机电专业毕业,在多年的机电安装工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2009年3月,他进入中建安装南京南站架子队,负责架子队所承担的南站站房工程60%的机电管线的深化设计、综合排布等技术工作。

    为南站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打造“循环系统”绝非易事。两年来,高增孝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耐心和毅力,为南站这个“巨人”度身定制了独一无二的“循环系统”。

    海量图纸,南站几点设计“万里挑一”

    在高增孝的电脑里,南站的各类图纸总容量已将近17G,具体到每一个最终成形的管线排布方案,都经过了反复的论证和筛选。

    机电系统管线的深化设计和综合排布是一项极其细致的工作,细到每一根管线的具体位置都必须有准确的标注,在施工中,工人凭着深化设计的图纸就可以直接进行安装。这就给设计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对系统工程的每个细节充分了解,在对管线进行具体排布时要充分考虑功能发挥、成本、美观、便于安装等各种条件。

    体量庞大的南站工程,仅站房动力、照明用的电线电缆,拉起来就足有1200多公里长,相当于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此外,空调上的风管有8万多平方米,水管管道有60多公里,末端设备有八九万件。

    面对这些数量惊人的系统、部件,哪个管子从哪个标高过去?距离多远?管道多粗?支架在哪?细到每个阀门的安装位置,高增孝都要具体明确。

    “常常是一边施工,一边设计,一边修改。”高增孝说,当初动力中心施工时,图纸就修改了不下10次。有一种泵因为采购的厂家不同,导致高度、减震方式、阀门尺寸都不相同,打乱了原先的排布计划,只好根据现有材料全部重排。

    每天,高增孝都要完全静下心来,将许多专业图纸一一叠加,一根线路一根线路地仔细揣摩,找到最终适合的设计方案。

    “工作时最希望有个独立安静的空间,可以一口气把活干完。”长久以来,他养成了一个人在晚上工作的习惯。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忙碌到凌晨四五点。

    第一手数据,亲手量遍南站万根梁

    机电工程中纷繁错杂的管线排布,仅靠电脑模拟设计图纸是无法完成的,一定要通过实地测量,才能根据现场实际状况设计出最完美的方案。两年多的时间里,南站结构中成千上万根梁都被高增孝亲自丈量,“最大的梁2.3米,最小的600毫米。”他能随口报出每根梁的具体尺寸。

    有了亲自测量的第一手数据,即便是难度最大的19.1米高设备夹层和地下室空调机房两个项目,高增孝都设计出了各方满意的排布方案。

    19.1米高的设备夹层是南京南站站房设备集中排放的区域。候车层送新风的风机全部安装在该夹层中,单大型空调机组就有109台,整个夹层采用的是斜腹杆框架梁结构。

    在设备夹层中,所有机电管线都要从斜腹杆的空隙中传过去。这就给高增孝提了个大大的难题,既要考虑其中的各种管线交叉,又要考虑结构的尺寸。比如空调冷冻水管的直径有42.6厘米,在梁里水平穿过还要拐弯,拐弯需要多大半径,多大高差,经过拐弯水流会有多大损失,弯头要有多大……这些他都必须一一考虑。一个小小的细节没有考虑进去,方案就难以通过,“设计—推翻—再设计”的过程就经历了将近30次。最终,他克服了重重困难,拿出了精确的设计方案。

    技术手把手,当好机电团队 “老大哥”

    1972年出生的高增孝,是中建安装南京南站架子队中最年长的一位,也是这个团队的技术带头人。

    在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高增孝还以边工作边教学的方式,将自己的平时所学、丰富的实战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这些年轻人。

    给排水专业技术员项龙康、暖通技术员邓世超、电气技术员徐佳佳和葛加磊,这些年轻人都是2009年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当初来南站时,不要说技术经验,有的年轻人甚至连镀锌管这样的基本材料都不认识,完全就是一张白纸。

    随着南站建设逐步进入尾声,这些年轻人也在“实战”中迅速地成长起来,不少人经过两年多的磨练,已经可以在其特长项目上独当一面,担起专业项目技术负责人的重任。看着这些当初一点基础都没有的年轻人,现在能得心应手地掌握应用各项施工工艺、操作规范,高增孝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对于自己在培养新人过程中的艰辛,他却从不提及,时常谦虚地说:“南站项目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体量大,结构复杂,各种各样的项目为年轻人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我只不过是教给他们一些经验而已。”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钢结构桥梁在日本占到41%
  • 南京南站钢结构站房 用钢量超过“鸟巢”
  • 美辰钢结构项目:搭建平台服务产业集聚区
  • 哈尔滨阳明滩钢结构大桥主塔横梁安装完毕
  • 兰州市钢结构体育中心将在东岗镇开建
  • 钢结构建筑 绿色建筑的最好代言
  • 钢结构施工火灾防范措施
  • 我国钢结构住宅体系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 登最高钢结构电视塔 中原福塔望遍中原大陆
  • 泉州湾钢结构跨海大桥本月动工 环城高速已现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