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是我国经济的一个组成部门,它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十一五”期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不仅在量上,而且在质上,有了巨大的进步。我国钢构公司和科技人员掌握了解决各种高难度工程的技术、方法和思想,打造了一支世界上顶尖的钢构大军。到2010年底,全国钢构企业1万多家,拥有一级资质的400余家,年加工能力在5万吨以上的有39家,2010年度年产值估计达2680亿元,前30强合计560亿元,约占21%。
我国钢构企业大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从事机械的乡镇企业转型而变成,以浙江省为例,除了浙江省二建钢结构外,稍具规模的都是民营企业。民企有运作灵活的优势,而其自身的弱点:产业结构低端(大多数)、企业规模小、家属型管理、企业文化匮乏、人力资源薄弱等等,在社会生产急速转型升级时期,很容易被淘汰出局。钢构企业要顺应这一潮流,努力变身,及时转型升级。
一、企业性质的转型升级
民营企业在全国企业总数中已占半壁江山,依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产值已占我国GDP的65%,就业人数达1.5亿,为全国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2009年纳税总额达8586亿元。民营企业特别发达的浙江省,其总量更超过80%。民企是改革开放的积极成果,也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我国民营企业中,家庭式经营的企业至少占90%,既有单一业主企业,也有合伙、共有制企业,并且绝大多数企业掌权者都倾向于选择自己的后代作为接班人。这种管理决策机构单一的模式,往往会形成个人独断专行的局面,不利于集思广益和科学决策。
国内外民营企业发展的轨迹和发展过程基本是:家庭作坊→家属型的私人企业(包括合伙经营)→职业经理人管理的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上市后成为社会企业。每上一步,就更接近于现代企业,更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更具有抗风险的能力。当然企业领导要担当更大的责任,成为社会企业后,不仅对自己、自已的小家庭和亲朋友好的小集团负责,更要对投资者和广大股民负责,对社会负责。
二、企业资质的专型升级
目前钢构企业有以下几种资质:钢结构专业承包资质,分三级:是行政主管部门的准入资质。
钢结构制造资质,由中国钢结构协会评定,有二级、一级到特级。原先这对工程招投标无多大作用,但近来有更多的重点工程基础设施需要有特级资质,因此为很多企业关注。钢结构专项设计资质,由建设部评审,有乙级和甲级。设计是钢构企业得以腾飞的两个翅膀之一,是技术含量的象征,大部分一级企业都有了专项设计资质。钢结构检测(理化试验室)资质,它也是钢结构企业得以腾飞的两个翅膀中的一个。
新的钢结构专业承包资质标准2009年就已出炉,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还未正式批准实施。新资质标准的特点是强调了企业必须有相当的制造加工能力和相关的技术人员,要有制造基地,这为一般土建公司的增项设置了一个应该早就设置的门槛,第二个是增加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有工法、标准和专利,第三是获一级资质的钢构企业可以对主体结构为钢结构占工程比重超一定比例的土建二级企业可以承包的工程实施总承包,这是值得我们钢结构行业欢迎的。
三、企业承包方式的转型升级
承包转型升级的流程是:单纯的加工制作→加工制作加安装→设计、制作、安装一条龙服务(要培育组建设计院,由专项乙级升到专项甲级)→钢结构加基础工程(可以总承包以钢结构为主的工程,如以轻型门式刚架为主的单层工业厂(库)房和商场等民用建筑)→钢结构加土建(向建设工程施工总承包进军,当然是主攻以钢结构为主的工程)。
总承包资质,我们钢结构企业一定要去争取,钢构企业一定要有总承包资质,这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应该有的,因为一直在做建筑的主体结构,具有总承包的能力。钢构取得总包资质,就可以像以前中建等把钢结构分包给钢构公司那样去把土建这一块分包给相关的土建公司,以我为主。当然要管好,就得有一套项目管理班子,钢结构企业要培养和引入这一方面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我相信我们钢构企业的企业家们和专家们一定能挑起这个担子,并比土建公司做得更好。毕竟钢结构代表着土建中最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引领后进的,肯定比后进的指挥先进的更能把工程建设好。但钢构公司准备好了没有?赶快转型升级,迎接总承包的光临。
四、总承包的转型升级
传统的总承包是土建公司对某一单位工程的施工总承包,是对单位工程的六个分部工程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屋面工程、楼地面工程、门窗工程和装修工程(初装修,主要指墙面装修)的总承包,甚至还不包括水、电、暖、风和智能等的设备安装,建筑的六大部,总承包的土建公司还可以分包给其他相关的专业公司,如桩基可以分包给桩基公司,屋面可以分包给专门的防水公司等,唯独主体结构工程根据法规是不能分包出去的,因为主体结构是建筑的脊梁骨架,是保证建筑安全的最根本的部分,是建筑具备使用价值最大的保障,但由于历史原因,土建公司没有钢结构的制造能力,没有钢结构的技术人才,在“十二五”以前的年代,不得不转包给钢构公司,这是一个无奈的产物,也是令主管的行政部门无法圆其法规的短处,也是我们钢构公司要求具有总承包的最有力的地方和条款。
单位工程建筑施工总承包是最低级形式的总承包,往高级形式发展的路线图是否可以如下表述:单位工程施工总承包→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代建公司总承包(包括前期工作、设备采购、监理和试营运等),一般谓之交钥匙工程→自有资金工程的代建工程→筹资、建设、营运总承包。后面两种已有资本运作的成份,它们的风险最大,但利润也是最为可观的,我们的钢构公司不少实际上已经实施过。
五、产品的转型升级
产品要有特色,要有亮点,也不一定什么都做,可以专攻一方面的产品,如久立钢构,可依托全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专攻不锈钢结构(楼梯、装饰网架、露天钢结构塔桅等)。也可以专攻屋面构件,像高普建材就做得很好。我们要力避同质化,不在量的方面扩张,应在质的方面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像上海的欧本就做得不错,专做桁架,开发出各种标准各种用途和形式的桁架。
六、企业战略的转型升级
产品的转型升级是在自己主业的范围内展开,作为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要有总体战略,要考虑新领域的进入,考虑进入一体化战略还是进入多元化的战略。杭萧建汉德邦建材生产新型楼承板和内外墙板,为其获得“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打下了基础。东南搞薄板、搞医院、搞纺织、搞房地产,全方位扩充。精工有黄酒,去年兼并化纤厂,把面临破产的企业变为盈利千万元的企业。浙江越宫,已经获得立体车库和行车制造资质,在河南、江西有房地产,现在已进军新疆阿克苏,实施浙疆联合开发。当然企业的总体战略,要有符合实际和科学发展的可行性报告,要有各种根据并经受实践的检验,企业家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开辟一条符合自身的发展路线。
七、营销方式的转型升级
以前都是靠关系,靠亲朋好友,靠请客送礼,靠酒席谈成生意,甚至进行商业贿赂和美人计等不正当手段获取订单。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可能管用,现在市场已有近30年的历史,市场逐渐规范起来,项目也越来越大,投资人已不再是初期的私人老板和爆发户,要获得项目,必须靠实力、靠技术、靠品质、靠信誉,最后是靠品牌。
精工钢构、东南网架早就在“十一·五”期间实行技术和品牌营销,每年都承办一至二场的技术研讨会,介绍自己的工程和自己的技术,向业内人士包括领导、专家推销自己,在省内推销,也向北京和上海推销。技术营销品牌营销要花一些钱,但并不多,比在电视和报章做广告要便宜得多,效果也好得多,因为研讨会面对的都是业内人士,有负责设计的、负责招标的、负责监理的、负责审批的,同建设各方有很多的联系和交流,获得他们的口碑和认同,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杭萧钢构也举行过类似的活动,但多数企业还没有发展到这一阶段,因为要达到这一阶段,必须有创新的技术,有优秀的工程案例。现在有些企业也在实施这个升级了,中南钢构参加各种全国会议,在全国会议上他们的总工作专题报告,还派出高手去树人大学任教,这些都可为企业加分。
八、质量管理的转型升级
无正规质量检查→根据标准进行质量检查(你做我查的传统质量管理)→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ISO9001:2000、ISO14001:1996、OHSAS18001:2001国际管理标准体系。
现在很多企业都建立了ISO质量管理体系,希望我们的企业家和专家把质量管理真正地实施转型升级。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不能挂在嘴上,而要在实际工程中切切实实地实施起来。还有很多方面的转型升级,如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技术的转型升级,生产线的转型升级,人力资源的转型升级等等。总之,转型升级涉及方方面面,涉及每一个人,但它们都离不开创新、学习。
钢构企业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一开始就起步向建筑业转型,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彻底完成,徘徊于建筑业和制造业之间,没有成为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没有成为专啃硬骨头的主力军。在全社会都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历史时期,钢结构应加快其转型升级,争取施工总承包并迈向更高级的总承包,完成向建筑业的彻底转型,充分展示其先进生产力代表的作用,改造传统的建筑业,向标准化、集成化、工业化、信息化迈进,在“十二·五”时期作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