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一季度出现小额贸易逆差之后,6月份贸易顺差迅速膨胀至222.7亿美元。
数位受访人士7月11日均表示,持续紧缩的宏调政策,在抑制通胀的同时,也打压了国内真实的进口需求,以致6月份进口增速放缓的幅度明显快于出口增速的放缓幅度,进而吹大了贸易顺差。
外贸系统的消息人士提示,高额顺差如果持续,也许会促使决策层下定决心,尽快推出部分仍在争论中的系列促进口措施:包括仍被列为奢侈品的化妆品等部分终端日用消费品的进口税下调,以及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先进技术设备进口提供优先贷款或是贷款贴息等。
该人士还透露,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大幅下调5个百分点这一提议已经遭决策层驳回,决策层忧虑这一调整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工厂破产,导致这一产业链条上的工人失业问题更为棘手。
顺差规模或超千亿美元
海关总署7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出口1619.8亿美元,增长17.9%,月度出口规模刷新了上月刚刚创下的1571.6亿美元的历史纪录;进口1397.1亿美元,增长19.3%。
高额顺差的产生不难解释,对比5月贸易数据可以发现,6月的进口和出口增速都出现了放缓,只是进口增速放缓的幅度尤为明显。6月份中国的出口增速较5月份收缩了1.5个百分点,而进口增速收缩了9.1个百分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分析,进口增速的放缓与两个因素相关,一是国内紧缩政策背景下,中国的需求扩张正在放缓;二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走低导致进口额增长的放缓,考虑到基数和价格问题,预计中国今年下半年的进口增速会有明显放缓。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提醒,当前顺差发展的趋势并不乐观,上半年已实现近450亿美元的顺差,全年顺差要想控制在1000亿美元以内并不容易。7月-10月是中国出口的传统旺季,按照往年规律,下半年的顺差规模会大于上半年。
奢侈品降税有较大争议
6月顺差重上200亿美元的关口,预计也将促使决策层继续采取措施削减顺差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事实上,今年以“促进口”取代“压出口”来削减顺差的思路已经明确,只是“促进口”的路径一直未能全部明晰。
根据参与了政策论证的消息人士透露,依照重要性排序,一揽子的“促进口”政策将主要涵盖三个层面:首先推动装备和技术设备的进口,包括降低这一类别商品的关税,以及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先进技术设备进口提供优先贷款或是贷款贴息;其次是降低资源型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最后才是推动以化妆品为主的部分仍被列为奢侈品的日用消费品进口降税。
前述人士说,前两项措施争议并不大,其中第二项措施已经兑现。财政部已经通告从7月1日开始大幅下调汽油、柴油等33个税目的能源、原材料商品的进口关税。
存有争议的是,化妆品这类商品是否应该不再纳入奢侈品类,进而推动其降税?上述人士说,这一问题在部委之间存有较大争议,商务部是这一措施的主要支持者,粗略估算,中国每年有大约500亿美元相关消费在境外释放,而这500亿美元并未纳入中国进口数据中。
事实上,“促进口”政策出台的力度和速度都逊于此前的市场预期,被视为“促进口”政策的标志性事件的全国扩大进口工作会议的时间已一再后延。
广东省外贸系统人士说,这场会议并非走形式,按照此前各省接到的知会,“促进口”会成为未来外贸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真正做到和出口并重,而各省的任务分解有望在这场会议上明细。
有接近商务部的核心研究人员也提醒,对“促进口”措施的另外一个争议是,当前贸易顺差的来源主要是加工贸易,而一般贸易实则存在大额逆差,当前所提及的“促进口”实则促进的是一般贸易进口。
上述人士认为,降低加工贸易比重,才是促进贸易平衡的更好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