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以其率先开放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工业,不仅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我国纺织产业布局来看,江苏、广东、山东、福建、浙江东部沿海五省充分利用了体制、资金、人才、市场、地缘等多方面优势抓住了国内外环境变化的机遇,大力发展纺织产业,完善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使得这些省份成为了全国纺织工业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和支柱。
但是随着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条件发生变化,以及东部地区已经接近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等因素,对我国纺织行业而言,由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开始的行业重新布局已经展开。无论对承接地区还是转出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其实都是进行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机。
产业转移投资拉动作用明显
从产值、从业人口、出口和投资等几个重要指标共同分析一下我国纺织行业梯度布局情况来看,从2010年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各个省区的分布可以明显看出,东部地区是我国纺织工业产值的一个绝对主导力量:2010年东部五省(江苏、广东、山东、福建、浙江)纺织工业总产值已达到了39398.35亿元,占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的74.72%。从从业人口分布情况也可以发现和产值分布情况一样,东部地区仍然是从业人员的一个绝对聚集区:2010年这五省纺织行业规模以上用工人数800多万,占同期全国纺织工业71.58%。而从出口角度来看,东部地区仍然发挥绝对主力军作用:2010年东部五省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到了1541.15亿美元,占同期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72.70%。
但是从投资分布指标发现有一些变化。2010年东部五省投资总额是1627.89亿元,占同期全行业投资总额40.33%,和之前七成以上指标相差很大。这也恰恰可以从经济学家对产业转移两端论证第一端得到解释:产业转移布局来自于国家层面的投资决定。在这里可以看到投资确实是中西部先行。
2010东部五省投资总额占全行业40.33%,而中西部投资增速却明显加快。受到生产力要素比较优势和产业梯度转移推动,中西部地区纺织工业在近年来确实呈现一个较快的发展态势,尤其是投资增长非常突出。中部地区在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增速达到40.18%,西部地区年均增速29.12%,而东部地区仅仅11.81%。
在中西部地区投资快速增长的拉动作用下,纺织全行业区域结构调整步伐也呈现一个明显加快的态势。从投资总额看,到2010年我国中部地区投资总额占全国比重要比2005年显著提高了20.55个百分点,达到38.55%;而西部地区也提高了2.74个百分点,达到9.27%;东部地区则大幅下降20多个百分点,从75.47%下滑到52.18%。
除了投资比重大幅提升之外,中西部地区纺织企业对行业贡献度也明显提高。从2005~2010年我国各个省区纺织年均增长情况对比可以看出,中部地区在近年来年均增速达到27.22%,西部地区也达到26.30%,都要比东部地区近年来年均增长水平高出10多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地区占全行业的产值比重也由2005年的12.16%提高到2010年的17.25%。
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也得到了快速增长。2005~2010年中国各个省区纺织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速也分别高于东部地区9.51个百分点和1.87个百分点,占全行业出口交货值比重也提高2.33个百分点。2005年中西部地区出口交货值占比为6.44%,到了2010年提高到了8.76%。
产业转移势在必行
为什么会形成上述变化?这是当市场需求条件和资源供给条件发生变化后的一种必然经济行为。
首先看一下市场需求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海外接单、沿海加工模式恰恰适应当时的对外开放土壤。纺织行业很快就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创汇产业,到2010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高达2120.01亿美元,是1978年的71.21倍。而改革开放的另一贡献就是给我国纺织工业开辟了世界第一大市场。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内销市场逐渐发展成为纺织行业运行第一大驱动力。
到2009年我们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支出是2000年的2.57倍,农村人口居民衣着消费支出是2003年的2.42倍,而且我国内销产值占全行业销售总产值也从2000年67%提高到2010年81.54%。未来内需市场仍有巨大发展潜力。在以内销为主外需为辅市场结构变化条件下,东部地区得天独厚对外开放便于出口的地理优势逐渐削弱,而中西部地区便于辐射内需终端市场的优势得以显现。这是第一个角度,市场需求的变化是推进西进的第一个因素。
第二个角度,从生产力要素变化来看。首先看一下劳动力生产要素变化。从2009年我国各省区纺织工人年均工资情况看,东部工人工资年均水平(不包括福利),年均水平达到2.61万元,中部地区最低,2.27万元,西部地区年均工资是2.37万元,从省份看,工资水平最高的为福建,高达3.22万元,而中部地区最低是陕西省,年均工资水平是1.35万元,西部地区最低是甘肃,年均水平1.24万元。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控制劳动力成本是企业一个重点需要考虑的因素。
看一下土地要素条件。我国土地开发强度基本呈现从东到西的递减趋势。上海最高,开发强度达到30%点多,已经接近土地开发极限,北京,天津开发也非常高,为20%以上。在东部地区土地开发强度普遍较高的形式下,土地的使用成本必然会推高。2010年全国重点区域土地出让价格折合成万元每亩计算,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地区非常高,其中山东半岛达到114.76万元每亩,明显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三省。
资源的过度开发使我们不得不忧虑东部环境承载能力。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利用率都超过100%,需要大量外部省份水资源进行流入,缓解他们自身水资源供需矛盾。而中西部很多省份,比如云南,四川,青海,水资源利用程度还不到10%。而电能源利用情况和排污情况也大抵相同,东部五省电力消费量占到全国电力消费量的36.81%,东部五省整个污水排放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41.55%。由此可见东部地区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非常有限。
而中西部地方目前承接纺织行业转移多数载体是规划园区,规划园区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统一配备环保装置,这肯定有助于企业分散环保成本。
东中西布局各有侧重
我们未来的布局趋势如何?首先从东部来看,在多年发展过程中东部地区已经形成完整产业链体系。并且积聚大量高端技术,高端人才,资金等等这种优势要素,在未来发展里,东部地区仍然会发挥引领纺织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重点区域的角色,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高附加值、时尚化、产业化终端产品的生产制造。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科技创新和品牌创新能力。
中部地区近年来属于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中坚力量,中部地区在未来要重点发挥人力资源区位的优势,承接棉纺、服装、家纺等等这些制造业发展。比如河南、湖北、安徽,本身具有天然棉花产棉区,要重点承接棉纺产业转移。此外,还要加快完善自身的产业链配套体系,提升和扩大整个产业规模。
而西部地区,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是毕竟起步较晚,规模很小。那么,西部地区一定要围绕体现资源优势和民族特色来做自己的产业。比如说新疆,宁夏,内蒙,青海要发挥原料供给优势,并且要逐渐向深加工环节进行延伸。(中国工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