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记者陈哲宋尧各地完成中央1000万套保障房目标的任务分配中,一个有趣的话题随之产生。为何人口为5950万的安徽要建43万套保障房,而总人口类似,但却要富裕得多的浙江却只需建设18.5万套?甚至比人口仅为浙江一半的甘肃省20万套还要少。
错配——在一些市场分析人士,以及部分缺钱少地的中西部省份官员眼中,中央在各省的保障任务分配中出现了某些不平衡。
不过东部省份的官员却不这么认为,在本报调查的杭州、宁波等地,当地官员同样认为,中央跟东部地区签订的责任,同样受到加码,甚至由于保障标准设置不合理,出现“房等人”的现象。
不公平的任务?
已公开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分解明细能说明这样的问题:人口3700多万的陕西,今年的保障房建设任务高达47.43万套,人口5950万的安徽要建43万套保障房。人口5700多万的湖北省建设任务也高达37.86万套。这些都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省份。
与之相反,人口同样为5400余万的浙江,保障房任务不过18.5万套,人口过亿的广东省,建设任务也不过31万套。人口9500多万的山东,也只需建设33.2万套保障房。这些都属东部沿海富裕省份,除本身已庞大的户籍人口外,每年还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务工人员。
在北方某省,大批的经济适用房建设任务已开始让地方政府忧心,当地经适房的价格与商品房价相差不大,需求较小,“即便是建起来了,恐怕会砸在手里卖不出去。”一位当地官员称。令他羡慕的是,东部沿海省份并不算重的任务,以及宽裕的政府财政。
不过,一位浙江省住建厅官员认为,浙江却已经肩负起了应该承担的住房保障责任,2011年任务数量较少有着很多背后的原因。“随着制造业转移和企业难以承担日益高企的人力成本,流入人口量已经在明显下降,另外,由于当地住房保障起步较早,保障需求没有中西部旺盛。”
这些地方的压力当然还是主要来自资源和机制。据新华社报道,截至6月底,全国保障房开工量约五成。但相对而言京沪这样的一线城市,和江浙等沿海省份的开工量相对较高。山东、辽宁、上海、浙江等地都在开工率上排名靠前,而甘肃、陕西、江西等地则落后不少。
但开工率高的同时,东部地区却同样有保障房建设任务错配的苦恼。
以杭州市为例,按照杭州市的住房保障管理体系构架,其协调中枢是当地的“居者有其屋”工程领导小组。但在实际操作中,建设和管理分配部门实际上相互独立,其实施目标,主要由浙江省住建委来统筹安排。虽然今年当地经适房被要求开工60万平方米,但其供应分配计划,还是按照此前的水平供应50万平方米。
“按照我们过去几年的经验看,今年的建设开工任务,实际上也已经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了码的,”杭州市负责保障房建设的专门机构房改办副主任陈慷说,“省里还提出,要求财政能力较好的地区,要挖挖潜,多承担一些。”
作为挖潜的重点城市,杭州市承担了省内最大的保障量,其2011年的任务是,到10月底前开工44540套,又自我加码到全年48300套。其中廉租房1200套,经济适用房11500套,拆迁安置房25100套,公租房10500套。
不过,自我加码几乎在各地都存在。一层层任务的分解由上而下,而在此过程中,地方的真实需求已无人顾及。
在甘肃兰州,由省级分解下来的保障房建设任务达5万套,而兰州市再往下级区县分解时,任务量却被扩大到了6万套;在长春,吉林省分解下来的保障房建设任务本是5600套,不过随之长春市对外承诺,年度建设1万套保障房。而到了具体的执行部门——长春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后,计划为年度开工1.5万套、近百万平方米。
超标保障房
从户籍人口来看,杭州市的保障房显然已接近超标。“虽然今年我们的任务量没有他们(中西部地区)大,但从累计保障的基础看,我们是有优势的。”陈慷说。
杭州房改办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杭州市区受到所有类别住房保障的家庭户数,已占市区户庭总户数的近六成。
在经适房方面,2007年杭州重启经适房计划后,当地配建了大量的经适房来满足积蓄已久的需求。“到2009年,实际上我们已经实现了'房等人’,从申请成功到选房入住,中间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陈慷说,2009年申请购买经适房的人数达到了顶峰,这两年已经呈下降趋势。2011年的数据显示,杭州主城区已累计推出34期经济适用房,覆盖62455户家庭,而主城区的家庭总数也不过667900户。
由于上级任务的供应量有增无减,而按照原标准的实际需求又在降低,浙江省计划在2012年以前,将全省经济适用房的覆盖范围,从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下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80%的家庭。而杭州自2010年省里下达该任务后,当年就开始在全市执行。
即便如此,供应量仍然富足。今年经适房供应还是在50万平方米左右,与去年的计划相当。但截至目前,申请家庭的受理量同比却下降了1/3,今年前两个季度,杭州市受理通过初审的家庭为4400户,而去年一季度,通过复审的家庭就达到6600户。
“80%以下,杭州的水平就是24028元,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杭州市一个三口之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万多元。在国家保障对象是中低收入家庭的定位下,这个门槛已经不适宜再降低。”
在廉租房方面,杭州的覆盖范围已经达到低保标准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数量的两倍多。“经适房和廉租房的这一保障水平在全国也非常罕见。”浙江省建设厅一位官员说。
在杭州市官员眼中,即便对外来人口的住房保障,他们也做了周密安排。
而杭州正在大力推进的公租房建设,虽然名义上只是2011年才正式开始。但自2005年开始的“两项房”建设(对象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和大学毕业生),正处于公租房的范畴。而两项房截至去年,总的开工量就已经达到110万平方米。
不过,今年新增的200万平米外加上往年建设的110万平米,杭州市总共也不过320万平米的类公租房存量,按照每套房40平方米的低位建筑标准衡量,也不过7万多套的房源。而在2007年,杭州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市登记在册流动人口已高达275万人。
陈慷说,杭州今年供地计划总量为3500亩,其中有10%左右保障房用地,主要以公租房为主,也就是350亩,“加上市本级购入和新开工量,今年肯定能达到200万平方米左右超过预期目标。”
仍然不差钱
杭州市一位政府官员透露,按照市政府和浙江大学的一份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杭州市要完成始于2003年的居者有其屋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廉租房的总供应量应达到5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达到250万~300万平方米,基本可以实现应保尽保的要求。
而按照目前的建设能力看,杭州每年的供应仍有富余。比如经适房已经能保证每年50万方的稳定供应。这种稳定性,当然基于原有的基础,同样还包括富足的资源调配能力。
杭州的保障房建设分配模式在过去几年中实际上基本成型:经济适用房只需要提供土地,而具体建设由开发商来承担资金和工程管理。公租房也大都采用商品房项目配建的方式,回购运管资金上是由财政支持。不过对于财力雄厚的杭州市而言,每年的财政预算都有专款拨付,“基本上不存在资金缺口。”前述杭州市政府官员说。
而在廉租房方面,浙江省虽然是沿海发达省份中少有的中央补贴的地区,但是在省内分配时,浙江在与杭州市沟通后认为,当地完全可以通过自有资金解决。“杭州保障房资金供应是充裕的,比如去年7亿元左右的廉租房资金甚至还有结余。”杭州市房改办党委书记章晖说。据统计,2008年杭州土地出让金244.2亿元,根据2009年杭州保障房建设资金应占土地出让总收入的2%计算,应该是4.884亿元。按2009年杭州土地出让金1200亿元算,保障房资金可达到24亿元。
而同处浙江的宁波在建设资源上同样相对宽裕。市住建委副主任诸国平说,该市上半年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的2000亿元意向性合作额度协议中,有150亿元用来保证未来五年建5万套保障房。
但对大多数的中西部省市而言,较弱的地方财政和过早被透支的融资平台,显然难以获取这样的建设资源。由于缺少资金,在动迁环节就已退难进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