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IEA)于6月23日宣布,未来30天将每天释放200万桶储备石油。此举令市场倍感意外。国际能源署成立于1974年,由28个进口石油的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组成,旨在与欧佩克(OPEC)抗衡。此次决定是为了填补利比亚高品质轻质低硫原油出口减少的缺口。
政治动机
这是国际能源署历史上第三次宣布释放战略原油储备,前两次分别在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和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时启动应急机制。该决定出乎许多业内人士意料;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逾7%,最低跌至每桶104美元,而西得克萨斯中质(WTI)原油仍维持异常大的折价,主要是由于加拿大供应巨幅下降,俄克拉荷马州库什(WTI原油定价地点)交货原油出现了技术性供应积累。不过,以上两个原油价格指标随后均出现反弹,并收复了失地。
然而,国际能源署的决定被视为涉嫌通过政治力量干涉石油供求关系的一个先例。美国带头释放储备石油,动用“特殊石油储备”(SPR)承担一半的释放量;而日本、德国、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将共同承担另一半的释放量。
在国际能源署做出上述宣布之前,尽管承受增加石油产量的压力,欧佩克成员国于6月8日开会讨论提高产量配额却未能达成一致,出乎许多业内人士的意料。伊朗和委内瑞拉阻止了沙特有关正式提高产量的议案。国际能源署曾在5月19日呼吁欧佩克增加石油产量。
据称,填补因利比亚每天石油供应减少150万桶原油产生的缺口是此次释放储备石油的原因,而国际能源署也预计下半年原油需求会增长。不过,宣布释放储备石油决定的时机却有点蹊跷:在利比亚战争爆发3个月后。此举被解释为国际能源署与欧佩克之间的较量——在欧佩克未能达成石油增产后,对抗其在石油市场的主导地位。另外,政治因素也在发挥力量。油价高企已成为奥巴马政府的一大忧虑,因此,国际能源署的行动被视为一种政治动机。
油价长牛
事实上,油价在国际能源署宣布释放储备石油的决定之后稳步反弹,收复失地。这表明,供求基本面因素是推动市场的最终力量。各项基本面因素均表明,未来油价还会创历史新高。过去10年,石油相对稀缺加上新兴市场的强劲需求,一直是推动油价的主要结构性力量。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高速增长,推高了对石油等有限天然资源的需求,导致石油供应过剩局面开始改观。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的原因至少可部分归功于商品价格的结构性上涨而非周期性上涨。
石油产业的基本转换是显而易见的:由资源的“勘探期”向“投资期”发展。已经探明、容易开采的储备(唾手可得的成果)正在逐渐耗尽,提炼率也在持续下滑。为了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需求(主要来自新兴市场的需求),需要实施代价不菲的新项目,以取得之前难以开采的石油储备。石油供应有限,以及在条件日益困难地区开采石油成本上升,这些因素将主导石油市场的未来前景。
未来油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增加一桶石油的单位开采成本。换句话说,石油生产的“边际成本”正在大幅上升。在优势明显的中东地区油田,石油的生产成本很低,每桶仅20美元。但是,从加拿大油砂提炼石油或者从尼日利亚深海开采石油的成本就很高,每桶价格估计介于70~100美元。长期而言,石油价格将向其边际成本靠拢。如果油价下跌,生产商只能削减勘探和生产的投入,以免出现亏损。
在当前油价水平(每桶超过100美元),大型石油公司将必要的资金投入到新建项目上;如油价下跌,则这些项目无法实现商业化。值得注意的是,在条件较为恶劣的油田投产并产生效益需要很长时间,但石油公司在这些油田的大规模生产项目仍在实施之中,表明石油行业管理层也非常看好油价的长期发展前景。
(第一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