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能源结构调整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课题。全球有识之士、有识之国家,都在为此而惮精竭虑。最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副总理兼外长吉多·韦斯特韦勒发表文章,全面系统地解析了德国的国家能源战略。都是能源消耗大国,都面临着能源替代的严峻挑战,德国的能源战略思路,对中国一定有启发。所以,这篇文章值得一读。
中化新网讯 到2022年,德国将最终放弃使用核电。从现在开始,德国将为能源政策的根本转折进一步加强投资。此举使德国再次加快走向可持续能源经济和普遍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步伐。这个决定是我们为自己提出的雄心勃勃的工作目标。我们决定从现在开始持久地和不可逆转地转向清洁、价格合理和安全的能源供应。通往这一目标的道路是在属于未来的经济部门中投入资金。
这一决策得到多数德国民众的支持。多年来,关于民用核能的讨论一直是德国政界和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现在,德国社会已经形成一种广泛而且民主的共识,即能源政策的转折无论在技术、规划还是经济方面都是可行的。福岛核电站的灾难促使人们对核能风险重新作了评估,加速了能源政策转折。不过,德国关于转向可再生能源和放弃核能的原则性决定并非今日才作出。它符合我们为气候保护所做的一贯努力。德国政府在2010年10月针对推广可再生能源提出的目标将会更早实现。
德国加速能源政策的转折引起了邻国和伙伴的高度关注,其中也不乏批评意见。有一点是肯定的:德国确定的目标虽然宏大,但也现实,而且经过详尽的讨论。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同等负责地对待每一个目标:能源供应安全、负担能力、气候与环境友好性。到2011年3月为止,德国的17个核反应堆提供了全国所需电力的22%。其中8个核反应堆在2011年3月被关闭。余下的9个反应堆提供的电力约占15%。即使在运行时间最久的8个反应堆被关闭后,已安装的、可保障的电力生产能力也仍然超过国内迄今为止的最高需求量。
现在,关闭反应堆所产生的缺口可以通过新的和可再生的生产能力、系统管理的改进以及能效提高得到填补。今后,可再生能源和来自低碳燃气电厂的能源可以逐步替代核能。化石能源电站作为过渡性技术还将继续存在一段时间。我们的气候目标依旧保持不变,即一方面遵循欧盟共同目标,到202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至少20%;另一方面遵循我们为本国制定的目标,将德国的排放量减少40%。
2010年,德国电力生产的17%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提高至35%,到2030年为50%。不过,能源政策的转型并不会加大对第三方的依赖。为保障自给,德国政府对电网扩建、可再生能源发展和提高能效这三个核心机制进行了空前规模的投资。
每个国家都可以自主决定其能源结构组成,这在欧盟这个集体当中也不例外。但许多风险却不会止于边界。所以欧盟现在针对核电站的安全进行可靠的和可比的压力测试很有意义。同时,我们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机构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也应当是通过尽可能高的标准保证最大可能的安全。三里岛、切尔诺贝利和福岛这样的灾难决不能重演。
为达到我们的能源和气候目标,还必须完成欧盟内部统一市场中能源市场的建立。这一领域包括提高能效、为保护消费者利益而扩大能源统一市场及加强竞争、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加强能源来源与供应渠道多样化提高供应安全。各国电网间应以需求为主导做到合理连接。必须充分发挥节约潜力,将节能本身视为一种“能源”至关重要。
德国把全面完成这些目标视为己任。欧盟的努力和各国国内的能源政策应当相互补充。“多一点欧洲,而不是少一点”——这一口号在能源政策方面也应同样有效。
作为德国外长,我敦促大家在世界范围内共同把握可再生能源的全球性发展提供的机遇。我们支持“Desertec”沙漠能源计划的实施,即利用太阳热力电站、风能电站和光伏设备将清洁的电力从沙漠输往各个工业国家。许多以前似乎无法实现或过于昂贵的解决方案已经在技术和经济上具有可行性,或者其解决指日可待。可再生能源已经在德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样可以获益于这些新技术,使经济增长获得可持续性。
作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一,德国在技术上和规划上早已走上了这条道路。加速实现能源结构转型是这一努力的继续。能源结构转型不仅不会对我们的生产能力、环境和邻国造成负面影响,而且还将为建设21世纪高效的和可持续的、既经济又安全的能源经济打开大门。我们欢迎所有的伙伴——让我们为共同利用由此产生的机遇展开密切的和建设性的合作。 (文章转载自环球网)
人物简介 吉多·韦斯特韦勒,男,49岁。2001年出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自民党主席,2009年领导自民党结束11年在野党局面,与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组成执政联盟,就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副总理兼外长。
德国政府于5月30日宣布,将在2022年前关闭所有核电站,从现在开始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图为已于今年3月被永久关闭的菲利普斯伯格(Phillippsburg)核电站。
德国一直很注重太阳能的发展,目前装机容量达9.5吉瓦,占全球总体市场的一半。图为位于德国南部比兹塔特市(Buerstadt)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屋顶太阳能系统。
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不占用土地和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特点,是全球风电发展的最新前沿。我国也正大力发展海上风电,计划到2015年,海上风电装机总量发展到5000兆瓦,2020年提高到3万兆瓦。图为去年建成的上海东海大桥风电项目。
(中国化工报 本文作者: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副总理兼外长 吉多·韦斯特韦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