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张长富在信息发布会上表示,中国钢铁业上半年为铁矿石价格上涨而多支付的成本约为160.17亿美元,合1041.1亿元人民币。而中钢协会长朱继民日前透露,中国钢铁行业仍处于低效益状态,纳入协会统计的会员企业,上半年销售利润率仅为3.14%。
由于面临铁矿石涨价、流动性持续收紧等一系列内忧外患,中国钢铁行业危机重重,部分企业已陷入亏损。
下半年形势更严峻
钢铁主业一直深陷困境的广钢股份近日发布半年报显示,其仍未摆脱亏损状态。该公司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178元。近年来,受国内钢铁行业的薄利经营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广钢股份的钢铁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一直比较弱,旗下钢厂珠江钢铁已因严重亏损而从去年开始停产至今。广钢股份2010年亏损9789万元,半年报显示,公司亏损额呈扩大趋势。
据记者了解,在中国钢铁行业,像广钢亏损的这种情况其实并非个案,部分企业资金链已经告急。而张长富在8月2日举行的中钢协第三次信息发布会上表示,下半年中国钢铁行业运行将面临更大困难:
首先,钢铁产量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今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3.50亿吨,同比增长9.6%,按此计算,全年粗钢产量可达7.06亿吨。但从当前形势看,钢材出口从3月份以后呈逐月下降趋势,上半年折合粗钢净出口同比增加109万吨,仅增长6.8%。下半年除建筑钢材需求增长显著外,生产用板带材市场难有起色,因此,下半年钢铁产量增速将可能放缓。
其次,产品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根据中钢协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厚宽钢带表观消费只增长3.7%,而棒材和钢筋则分别增长11.4%和15.2%。在原燃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中厚板、热轧板卷价格不仅涨幅小,甚至低于同期螺纹钢价格。由于下半年保障性住房大规模开工建设等因素,建筑用钢材市场需求将较旺盛,但造船、汽车、工程机械等增长将趋缓,产品结构性矛盾会更加突出,板带材产能过剩和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将更加激烈。
第三,企业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由于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4%和7.1%,将可能使货币政策进一步趋紧,企业资金压力增大。据中钢协统计,上半年大中型钢铁企业财务费用同比上升33.79%。如果后期市场货币流动性进一步减弱,企业面临的形势则更加严峻。
第四,生产高成本状态仍将持续。据海关统计,上半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格为每吨160.89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每吨上涨47.92美元,涨幅为42.41%。上半年进口铁矿石33425万吨,由于进口价格大幅上涨,多支出外汇160.1726亿美元。按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6.5计算,增加钢铁行业成本1041.1亿元人民币。同时,煤炭、电力等因素对钢铁生产也带来影响。为缓解电力紧张局面,国家上调山西等15个省(市)火电企业售电价格,今后还将推出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以及阶梯电价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措施,天然气价格也将有所上调。从以上情况看,钢铁企业生产高成本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推出
在上述严峻形势面前,中钢协开始研究编制“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在7月29日举行的中钢协四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中钢协会长朱继民透露,经与有关方面反复研究,拟定了“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编制方案,该方案已初步得到有关部委认可,并在完善、调整后于今年适时推出。
8月2日,中钢协宣布试运行“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并从10月份起按周进行公布。
中钢协表示,铁矿石指数拟由国产铁矿石价格指数和进口铁矿石价格指数两个分项指数组成。其中国内指数以14个省区市、32个矿山区域的干基铁精矿价格作为计算基础;进口指数则以钢铁协会和五矿商会会员企业有关数据为依据,并参考8个国内港口进口铁矿石市场成交价作为基本依据。
洲际交易所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杰夫2日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大宗商品(如石油、铁矿石等)的价格指数本身并不能定价;只有基于指数的衍生工具,才能为市场参与者提供风险对冲的工具。”
黄杰夫表示,“中国铁矿石现货价格指数”(CSI)也是基于62%品位的粉矿和块矿,CSI的出现,可以说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也可说是填补了一个空白。但是,如何科学地编制价格指数,使其更为客观真实地体现市场的价格,还有待观察。
仅有庞大的生产量或需求,并非意味着自动拥有定价权。铁矿石目前的发展轨迹与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市场颇有几分相似。现在世界上几大重要的交易所都推出了基于各大价格指数的铁矿石掉期合约。一场铁矿石定价的结构性变革正在展开,中国有了自己的铁矿石指数,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中钢协推铁矿石代理制
8月2日,张长富表示,中钢协将积极推行进口铁矿石代理制。“推行进口铁矿石代理制,事关行业的重大利益。”张长富说。据悉,中钢协与五矿商会共同制定了《铁矿石进口资质标准及申报程序》,以期规范进口铁矿石市场秩序。这被认为是中钢协在困境面前采取的重要举措。
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铁矿石累计进口3.34亿吨,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8.1%,进口呈前高后低态势。受2010年国内节能减排导致进口量下降制约,2010年第四季度铁矿石协议价格相对于现货价处于低位,加之钢铁企业补库需求等短期因素助推,年底前后,钢铁企业大量进口铁矿石,致2011年一季度超量进口。整个上半年因进口铁矿石涨价,钢企剧增千亿成本。
业内专家预计,今年下半年铁矿石供求关系将逐渐趋于宽松,进口铁矿石价格难以进一步大幅上涨,但由于国内庞大的钢铁产能、保障房工程的全面开工等因素将对市场构成有力支撑,铁矿石价格将继续呈现高位振荡整理态势,即使有所回落,跌幅也很有限,这对本来利润就很微薄的中国钢企来说,意味着短期压力难以明显缓解。
对于此次再次推出的代理制,朱继民指出,“对于不符合相关规定且经证实违规的企业,将对代理方视情况采取停止其一个月或一个季度进口资质,直至取消其进口资质;对被代理方,将把其列为不诚信企业,情节严重的不允许再为其代理进口铁矿石业务。”
“铁矿石代理制是一个大趋势。”兰格钢铁网铁矿石分析师孙明表示,“明确进口铁矿石的数量、用途、流向等,就缩小了在暴利诱惑下‘倒腾’铁矿石的操作空间。”而对于“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其代表中国钢企的利益,但最大的问题在于能否推广,最终到底能不能为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所接受。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