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世界铜都”实至名归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1-8-5 10:28:54  兰格钢铁
    6月12日至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我省调研考察时强调,要充分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要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切实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设绿色“世界铜都”紧密结合,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打造铜产业聚集高地、发展铜精深加工、提高铜产品附加值紧密结合,铜产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如今,全市规模以上铜企业由34家增加到106家,铜材加工能力由25.6万吨提高到180万吨,铜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由229.6亿元增加到1327.8亿元,成为全省设区市首个“千亿元产业”,再造一个江铜的目标提前实现。今年上半年,铜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4.6亿元,增长67.9%,利税总额69亿元,增长73%。

    优化铜产业布局,扩大铜产业规模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新亮点,是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自确定建设“世界铜都”的宏伟目标以来,我市始终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注重培育铜产业集群,按照“上下扩张、两头延伸”的思路和“招大引强、上下关联”的原则,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积极开展铜项目招商,重点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全方位延伸铜产业链,以产业集聚带动项目集群,以项目集群推动产业集聚,取得显著成效。

    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我市承接沿海地区铜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建设“世界铜都”的远大构想和与之相配套的产业政策、产业基础深深吸引了广大客商。

    全球最大的微型马达生产企业日本万宝至、全球最大的电脑变压器和连接线生产企业台湾光宝集团、全国500强企业浙江金田、全国铜板带前三强企业宁波兴业、全国漆包线生产龙头企业宏磊铜业等一大批国内铜行业领军企业先后落户鹰潭,初步形成了铜杆、线、管、棒、板带、异型材及铜铸件等上下游产品配套的铜产业链,产品有8大类200多个品种。同时,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水暖卫浴、电子电路、电线电缆、变频电机等铜精深加工企业将陆续落户鹰潭。全市三个工业园区已经集聚了一大批铜加工企业,强化了专业市场功能,延伸了铜产业链,逐步形成了铜产业集群,释放出巨大的集群效应。

    如今,全市GDP的约50%、财政收入的约60%、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约90%来自于铜产业,铜产业已经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正推动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

    鹰潭,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铜产品生产基地,中国铜工业的“领头羊”。

    发展铜精深加工,实现“三个转变”

    今年,我市第一个国家创新基金项目——贵溪奥泰铜业有限公司承担的“高精度电子白铜带”项目通过验收。高精度电子铜带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在潮湿和腐蚀介质中工作的结构件、弹性元件、精密仪器、通讯工业等方面,该产品生产工艺技术含量高,设备先进,附加值也高,可替代进口,其总体技术水平达国内领先水平。这是我市扶持铜企业科技创新、增强铜企业核心竞争力取得的丰硕成果。

    在铜产业产能、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我市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提升铜产品的科技含量,促使铜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积极发展电子电路、电线电缆、水暖卫浴、移动通讯等用铜产业,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铜原料基地向铜材料基地转变、铜材料基地向铜精深加工基地转变、铜精深加工基地向涉铜终端产品生产基地转变。

    在推进与江铜地企合作一体化的同时,我市始终牢牢把握“做大、做强、做精,产业、产品、技术”六个定位,坚持走精深加工之路、科技创新之路,按照“延伸五条产业链,打造五个产业基地”的思路,着力提升铜产业发展层次,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型金属材料,着力由铜材料基地向铜精深加工基地转变。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市提出“以数量的扩张,消化铜价的下跌;以结构的调整,增强抗击风险的能力;以效率的提高,确保发展速度的加快”的应对思路,围绕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产业层次和产业配套水平,加大转型力度,并把推动铜产业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摆到突出位置,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顺利实现了铜产业结构的优美转型。

    我市通过建立多层次的贷款担保平台,出台增值税退税质押贷款等优惠政策,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循环经济试点,解决铜企业发展面临的资金难题,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目前,我市九成以上粗铜加工企业实现了向精深加工的转型升级,并拥有特种漆包线、超薄铜板带、铍青铜板带等一大批具备国内顶尖水平的拳头产品。

    如今,我市利用电解铜箔延伸,打造电子电路产业基地,形成电子元器件产业链;利用铜杆线延伸,打造电线电缆产业基地,形成电机产业链;利用铜管和铜铸件延伸,打造水工产业基地,形成制冷设备产业链;利用铜板带延伸,打造移动通信产业基地,形成各类接插件产业链;利用铜棒延伸,打造水暖卫浴产业基地,形成水暖卫浴产品产业链。每个基地、每条产业链都连接着如宏磊、红旗、三川、耐乐、兴业、金田、万宝至、光宝、华胜、奥泰、海通、华锋、鸿利、保太、三花等一大批有实力、上规模的铜加工企业。

    我市铜产业结构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开始向两头延伸,即向上延伸,再生资源的利用,以铜拆解加工区为核心,确保铜原料的供应;向下延伸,由原来铜原料的加工、铜材料的加工,开始走向铜的精深加工。

    用足用好国字招牌,提升综合竞争力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材料科技兴贸创新基地”、“中国铜产业基地”、“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铜及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这一个个国家级金字招牌,是我市坚持科技创新,着力提升铜产业软实力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夯实了我市“世界铜都”的地位。

    长期以来,我市始终把做大做强铜产业的着力点聚集于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上,大力推进“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即铜冶炼基地、铜加工基地、废旧铜再生利用基地、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近年来,我市科研机构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开展了铜产业技术攻关课题103项,其中60项列入省部级攻关课题,荣获各级科技进步奖项27项;铜产业专利技术拥有量达434件,其中发明专利41件,实用新型393件,专有核心技术14件,均为国内专利;此外,在铜采选矿、铜冶炼、铜加工、铜拆解方面,也有多项技术设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我市先后制定《鹰潭市产学研合作工作方案》及《鹰潭市铜产业产学研合作工作方案》,与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建立了市校合作关系,与中南大学、北京有色设计总院等铜研究院校建立了较紧密的项目合作关系,产学研合作项目近20项,联合开发出铜铝复合接触线、大卷重宽幅铍青铜带等高新技术产品。目前,全市80%以上铜加工企业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和中科院等70多所国内外著名院校建立了产学互动关系。

    我市积极帮助兴业、宏磊等7家铜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循环经济试点,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全市铜产业产能大大提高,铜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幅提升。其中,鹰潭乌尔巴兴业公司自主研发并成功投产的大卷重高精度铍青铜板带项目,改变了我国同类产品一直依赖进口的局面。

    这些汇集高科技和专业人才的基地、中心,为我市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搭建了工业技术及产品研究开发、成果转化、设备研制、工程化应用、技术标准及评价等国际一流的技术创新平台,成为促进我市铜冶炼及加工技术进步的重要平台,大大增强我市铜产业软实力,鹰潭“世界铜都”建设正站在科技、人才的高地上阔步前行。

    得资源者,得天下。我市充分利用“中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国字招牌,打破常规,在内陆地区第一个建成“圈区管理”的铜拆解加工园区,入园企业持续增加,年拆解能力提升到69.5万吨,打造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流动矿山”。

    鹰潭:“世界铜都”实至名归!

    (来源于中铝网)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鹰潭:“世界铜都”实至名归
  • 江西鹰潭建设世界铜都 实现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