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凯雷如今入驻中国民族家电巨头海尔,并成为大股东之一。
历史上,凯雷碰触中国民族工业大有先例,却屡遭不顺。如今,仅用三个月时间,攻下防线,与正值大规模收购的中国家电巨头海尔牵起了手。
此次凯雷以其收购基金购入海尔电器少数股权,获得占公司股份9%的证券权益以及一个董事会席位。那么,为何双方执意短期内义无反顾的“牵手”,其中有何玄妙之处?
凯雷瞄准家电巨舰
近日,青岛海尔公告称,持股50.85%的子公司海尔电器作为发行人向凯雷投资集团的旗下公司发行可换股债券,债券本金共计10.67亿港元(约合1.37亿美元,8.8亿元人民币),周期为五年,18个月内不得转换所有人,转换价初步定位为每股10.67港元。
在符合认购协议相关约定的前提下,海尔电器作为发行人向凯雷旗下的公司发行共计4000万份认股权证,后者可在发行日后的18个月或之后随时认购海尔电器的股份,直至自发行日起满五年;行权价初步确定为每股11.21港元。
此次海尔获得的资金数目与刚刚透露出大笔收购的母公司海尔集团交易作价100亿日圆(约10亿港元)相近,相关收购包括:收购日本松下旗下三洋电机的洗衣机、冰箱和其他家电业务。而此笔资金也被认为恰好用于该次收购行动。
对于管理着84只基金1076亿美元的资产的凯雷而言,此次对海尔的投资并不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最好的方式。接受苛刻的入股条件,只为了获得上市公司的少数股权?
难道这真如外界所看到的,只是一次没有理由的收购?
市场人士认为,凯雷入驻海尔的更大原因在于,私人股本公司的投资战略理应是获得控股权,而不是上市公司没有主动权的少数股权。但在亚洲,能获得控制权的交易机会很少。
毕竟在试图进入中国民族工业的过程中,凯雷曾经大受打击。
此次投资合作双方均“不差钱”,姑且抛开资金因素。双方可谓是各有“算盘”,业内大部分人士还是认为此次合作算得上“互惠互利”。
凯雷方面人士表示,此次牵手海尔正是看中其转型过程中拓展到中国国内市场的机遇,和海尔本身转型服务商带来的机会。
2010年海尔品牌全球大白电综合市占率为6.1%,其中冰箱全球市占率为10.8%,洗衣机为9.1%,酒柜为14.8%,均为全球第一。
众多周知,目前海尔正在进行大规模整合。业内人士指出:“海尔在整合的过程中,对国内三四级市场的整合带动产业升级,市场规模容量扩大,而凯雷是一个具备丰富经验的投资企业,如同雷达一般,在全球寻找合作伙伴,其盯上海尔,正是看中海尔整个过程中的市场扩容和未来所具备零售整合能力。”
海尔借力拓展三四级市场
海尔此前全面收编的日日顺承担三、四级渠道分销业务。据了解,目前海尔积极开拓三四级市场。
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电子产品整个向零售连锁化转型,目前一二级市场加起来在两千亿左右容量,而三四级则在四千亿。三四级市场处于分化状态,没有大的公共平台,需要进行整合。”
“一个国际化企业要更加深度国际化,比如需要跟世界级别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目前全球整个格局在变化,海尔并购三洋充分说明其国际化进程加快。”罗清启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还给外界留有遐想,双方还透露出一项被称为“其他投资”的神秘项目,双方都没有披露其具体内容。此项交易可望于本月完成。
“这是一个战略投资的探讨,双方一个初期合作意向,是摸索阶段。”罗清启如是说。
外资猛于虎未必吃人
此次从双方约定条件来看,凯雷虽然不仅无风险,还将获得海尔电器的一个董事会执行董事的席位,并将组建新的战略委员会,此外,凯雷还对公司多个重要高管岗位有着影响。
“对于凯雷而言,不单单是价值投资的考虑,更长远的来看,其董事局获得应有权益的一席之位,虽然比重不大,也足以显现其原意进入海尔参与管理权和决策权的战略性一面。”业内相关人士表示。
毕竟当初贝恩联手KKR认购国美,贝因、凯雷等外资在国美股东层面的进驻,也是介入决策层面的一个方式。不同的是,国美电器本身就是一家在海外上市的外资企业,而海尔是地地道道的名族品牌,海尔电器更是名副其实的国企。
“目前凯雷仅仅是参股,占权重比较小,比例较低,还不足以构成威胁。未来主要看凯雷的控股能力是否在加强。”罗清启认为。
“目前凯雷仅是一个投资公司的身份,海尔对这件事认识很清楚,全球经济是相通的,合作有无限可能,海尔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投资别的企业。”知情人士表示。
(本文来源:证券日报-资本证券网作者:贾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