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机械工业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7.08%和26.73%。从上半年机械工业运行看,产销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逐月回落,只有6月当月实现增速止滑趋稳。
在近日召开的上半年行业运行分析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预测认为,下半年行业在继续逐月温和回落的同时,产销仍将实现20%左右的增长,出口增长预计在20%以上。中机联强调,全行业要将工作重心放在“攻高端、夯基础、破出口、强服务”四个方面。
数据:产销平稳增长增速温和回落
上半年机械工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7.88万亿元和7.6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08%和26.73%。其中前五个月产销增速逐月回落,6月当月增速止滑趋稳,实现产销额1.56万亿元和1.52万亿元,双双创历史新高。
上半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2%,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增幅1.9个百分点,但与上年同期增幅相比大幅回落。从占比看,今年以来机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的比重逐月上升,由1~2月的18.33%增加到1~6月的18.74%,始终位居榜首。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下调今年1~5月,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利润4273亿元,同比增长22.41%,与上年同期增幅相比大幅回落63.72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各月累计增速呈逐月回落之势。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从2010年1~11月的7.16%降到今年1~5月的6.98%,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27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重回高位2004~2009年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保持在40%左右,去年回落至30%。但今年以来,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走高,6月重返40%的高位。上半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67亿元,同比增长41.77%,分别高于全国城镇投资和制造业投资16.17和9.3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投资占比较大的行业是:电工电器行业占26.36%,汽车行业占22.41%,机床行业占10.44%,这些行业的投资增速均高于机械工业平均水平。
对外贸易持续逆差1~5月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2470亿美元,同比增长29.61%,其中,出口1222亿美元,增长27.79%,进口1248亿美元,增长31.45%。今年前五个月,机械工业进口增速虽然逐月回落,但始终高于同期出口增速。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1~5月累计对外贸易逆差为25.93亿美元。
多数产品产量继续增长汽车产销明显降温在统计的119种产品中,上半年同比增长的有102种,占全部上报数的86%,其中以两位数增长的有80种。工程机械主要品种增速虽有明显回落,但也保持了30%左右的增长;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增长44.99%;发电设备增长22.03%。汽车产品受政策调整和需求降温的影响,产销增速明显下滑。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同比仅分别增长2.48%和3.35%,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量分别为492.18万辆和495.5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03%和8.02%。
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今年上半年发电设备产品中,风电、水电等清洁高效发电机组的增速明显快于火电。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51.32%,水轮发电机组增长20.06%;风电设备在整个发电设备中的占比达12.86%,比上年同期提高3.72个百分点,火电设备占比为66.08%,比上年同期回落5.38个百分点。
机床产品中数控金切机床、数控装置产量增速明显快于普通机床,数控化率继续提升。数控金切机床产量同比增长44.99%,快于全部金切机床增速21.26个百分点,数控金切机床产量在整个金切机床中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27.95%提升到30.4%。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今年以来机械工业区域结构调整继续向政策预期方向进行。从产值看,上半年东、中、西部地区机械工业总产值分别为5.4万亿元、1.67万亿元和0.8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15%、32.75%和28.94%,中、西部地区增速继续快于东部。中、西部地区在机械工业中所占的比重较上年同期分别上升1.19和0.24个百分点,东部地区下降1.43个百分点。从投资看,上半年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86亿元、3438亿元和1544亿元,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分别快于东部20.08和13.36个百分点。
运行特征:产销实现平稳增长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从上半年行业运行特征看,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实现了平稳增长,利润总额保持增加,对外贸易回升明显。
与此同时,上半年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有所加快,产销和利润增速持续放缓,新订单增幅回落,企业成本压力明显上升,供大于求的矛盾有趋于激化的迹象,这些都凸显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而且,在机械工业整机快速发展的同时,关键零部件行业产品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尚未改观。记者从相关行业协会了解到,上半年多个行业依然保持加快增长,但部分行业依然存在较多困难,希望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与支持。具体表现特征如下:
石化设备:需求依然旺盛。1~5月,石化设备企业数量与规模持续增长,全行业产销同比增长超过三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2%,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30.14%,出口交货值同比增加16.43%。石化设备市场需求依然旺盛,但企业盈利呈下降趋势,销售利润率3.5%,低于去年行业6.05%的水平,低于全国工业6.0%的水平。
工程机械:市场增长趋缓。今年1~5月,工程机械行业主要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2%。经历了3月份市场火爆后,4、5月份均呈现下滑趋势,市场增长逐渐变缓。从今年二季度开始,行业销售量呈逐月快速回落态势。而且,企业应收账款保持较高增幅。
农机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今年上半年,随着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逐步到位,农机市场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1~5月,农机工业各项指标继续增长,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幅均在34%左右,出口交货同比增长继续保持12%以上。与此同时,农机行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由于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加大,导致一些非农机行业企业介入,产品“同质化”严重,中低端产品过剩趋势上升。而高端产品依然短缺。180马力以上拖拉机、大喂入量(6公斤/秒)、大马力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大型喷灌设备、大型植保机械等高端产品市场仍然被国外企业占据。
电工行业:企业成本上升,中小企业贷款难。1~5月。电工行业产销等经济总量指标增长较快、产品销售率较高、衔接良好,进出口贸易增幅较为显著。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原材料等价格上涨推高了企业成本,供电紧张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由于多种因素引发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严重用工荒,造成企业劳动力成本大涨。与此同时,贷款难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加息政策在某种意义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由于电工行业企业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因此,受相关政策影响较为严重。
重机行业:经济效益指标下降。上半年重机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率为6.15%,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在冶金矿山机械行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生产销售总值及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幅都在-3%~7%之间,低于其他类型企业(14%~54%)。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幅在-30%~-50%之间,其他类型企业则在12%~121%之间。而且,目前,冶金设备、起重机出口额仍处于负增长状态。
液气密行业:贸易逆差达到历史高点。1~5月,行业协会重点联系的115家企业生产和销售同比增加30%以上,主要指标增速环比回落5%~13%,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值得关注的是,1~5月,行业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进一步加大,为历史最高值。进入2011年以来,液气密产品进口快速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液压产品,1~5月进口15.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0亿元,相当于国内63家重点液压联系企业1~5月总产值的63.27亿元的1.58倍。
总体而言,上半年机械工业在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增速出现了适度回落。蔡惟慈表示,这种回落与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紧密相关,是预期之中的回调,而且,近期增速回落幅度已有趋缓迹象。基于此,中机联仍对全年的行业走势充满信心。
问题:成本上涨压力不减贸易逆差或将重现
蔡惟慈指出,从上半年机械工业主要统计数据看,虽然行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平稳增长,但行业发展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成本费用支出上升较快,尤其是财务费用和利息支出同比高速增长且增速有逐月加快之势。1~5月机械工业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9.98%,比上年同期提高28.33个百分点。其中利息支出增速也呈现持续加快态势,1~5月机械工业利息支出同比增长38.98%,比上年同期提高24.9个百分点,是推高财务费用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是机械产品进口持续增长对国内市场冲击巨大。近两年机械工业进口增速一直高于出口增速,今年上半年机械工业对外贸易已持续逆差,按目前的趋势,预计机械工业可能在时隔6年之后重现年度对外贸易逆差。
三是企业订货增速明显下滑而产成品库存大幅增长。1~5月机械工业重点联系企业订货额同比增幅只有9.23%,呈现持续回落态势,与去年同期30%以上的增速相比,更是表现出大幅回落。而同期机械工业产成品库存和应收账款增速则达到了近数年来的较高水平。由此分析,今后机械产品销售形势比较困难。
四是各项要素成本全面上涨,机械产品在供过于求的压力下经营日见艰难。在原材料价格、融资成本、人工成本等全面涨价的同时,机械工业总体价格指数始终未超过102%,相当多的重点产品的价格还出现了持续的下调。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市场需求增长趋缓,另一方面是大量的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度扩张,致使市场恶性竞争,产品价格下滑,不少企业利润率不断下降。
建议:攻高端夯基础破出口强服务
针对当前我国机械工业的高端产品领域和关键基础零部件仍大量进口的现状,蔡惟慈强调,全行业要着力实现高端化和关键零部件的国产替代,在需求增长缓慢的形势下,争取新的增长机会。
蔡惟慈表示,随着国际市场稳步复苏,机械工业作为国家的优势产业,扩大出口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的转变,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稳定收入、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要加强引导,发挥典型企业的示范作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发展。
针对“十二五”时期行业面临的新形势,中机联强调,全行业要将工作重心放在“攻高端、夯基础、破出口、强服务”四个方面。中机联对行业企业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对机械工业的振兴既要有信心,又不能盲目乐观。切不可为近几年的高速发展盲目乐观,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要清醒地看到真正的考验和挑战正在到来,只有增强忧患意识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二是在“政策转向”和“需求降温”双重压力下,机械工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发端于金融危机后的以“保增长”为主要取向的政策导向已转变为“十二五”以“转型升级”为主要取向的政策导向;与此紧密相关的是前两年扩张政策所带来的需求高速增长已经在降温。在此大背景下,机械企业今后必须更加关注增强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能力,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市场挑战。
三是一定要把握好固定资产投资的正确方向。不仅要关注生产条件的改善,更要重视研发实验室的建设投入。企业的技术改造不能跟风,不能寄希望于“挤垮别人”“后来居上”,要努力培育人所不能的优势特色。
四是要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努力扩大出口,缓解国内订单不足的矛盾。尤其是对汽车、输变电设备、重型机床、工程机械等产能扩张过猛而国内需求增幅下滑的供大于求的行业,更应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
五是要着力培育支撑机械工业由大变强的软实力。机械工业由大变强,不但需要硬件条件方面的资金投入,而且更需要软实力的支撑。“软实力”不仅指技术能力,而且包括质量保障能力。为此,业内骨干企业不但要培育“攻高端、夯基础”的技术能力,而且要培育全员的质量意识和对工艺要求一丝不苟的执行力;要以持之以恒的努力,打造“中国制造”的优质品牌形象。
走势预测:全年产销增速20%左右
综合观察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基于上半年机械工业已实现的增长业绩,中机联预计,下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速度虽然仍将继续逐月温和回落,但全年仍有望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其中,产销增速预计在20%左右,利润增速可能略低于产销增速,出口增长预计在20%以上,但进出口贸易可能再现逆差。
从市场人士对机械工业重点行业的发展预测来看,东方证券行业分析师预计,工程机械行业三季度的销售仍不乐观。该机构近日发布的月度报告指出,工程机械行业在未来2~3个月内的销售数据仍会处于低点。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则对工程机械发展前景比较“看好”。市场分析师表示,当前,从新开工计划投资额单月增速与挖掘机单月增速的历史数据来看,前者领先后者3~6个月。由于4、5月份新开工计划投资额单月增速连续两个月转正,因此对工程机械全年走势充满信心。
部分市场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力挺煤机装备制造业。大家普遍认为,压抑了两年的煤炭行业投资有望回到上升通道。而且,随着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省的煤炭行业整合方案相继出台,投资陆续释放,预计煤炭行业的投资增速将重新回到逐季上升的通道当中。(记者司建楠)
相关报道: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强势崛起
十几年前,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是小松、卡特彼勒、日立建机、利勃海尔这些国际品牌的天下。它们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如今,中国本土的企业不但分食了他们在中国的市场,还雄心勃勃地向全球市场发起进攻。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不断扩大,其他产业资本也瞄上了工程机械领域,有意从中分一杯羹。
是复制轻工业高能耗、低价格、低利润的老路,还是走出一条不同的路?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选择并不难。通过兼并重组,中国将打造出自己的机械工业航母。
目前,在国内工程机械市场上,中国企业对国际巨头已经构成了威胁。
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6月,在堪称最重要的建筑设备领域之一液压挖掘机市场,九大外资品牌销售5666台,同比下滑32.93%,环比下滑32.27%,销售占比已从3月末的65.8%下降至55.13%。而八大内资品牌的销售占比已从3月末的31.62%上升至33.93%。
在本土挖掘机品牌强势突围中,三一重工的表现尤为抢眼。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共计销售1.38万台,同比增长80.89%,其中6月份销售1123台,已经超过韩国斗山工程机械(中国)有限公司,成为位列日本巨头小松(中国)之后的国内挖掘机市场第二大品牌。
而今年的1月和6月,三一重工曾两度超越小松(中国),成为行业月度销售冠军。
根据行业协会估算,2011年,小松(中国)、日立建机等日系品牌的市场份额将分别同比下降1.92%和1.37%;而三一重工、山重建机等中国挖掘机品牌的市场份额将分别同比上涨2.48%和1.18%。
在国际工程机械市场上,全新的“中国制造”形象也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东盟机械行业合作论坛上,不少东盟代表指出,中国所生产的工程机械物美价廉、性价比优越,中国机械产品正逐步成为东盟采购商的首选。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陆仁琪介绍说,去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有8种工程机械整机降低了关税,协定税率为5%。随着自贸区的进一步建设,机械行业的关税将逐步降为零,那么东盟国家进口中国机械产品的成本更低。这为中国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扩大东盟市场提供了更多机遇。
(中国工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