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亏损季的面板业现在还要面临各方起诉,近日,美国、欧盟、韩国相继对面板大厂提起诉讼,三星、台湾面板厂等也先后提起技术侵权诉讼。在市场的严峻考验下,各大面板企业开始了激烈的竞争,而利用诉讼已成为商业竞争手段之一。
此时,中国高世代面板业相继投产加入战团,分析人士表示,面板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话语权不断削弱,单纯掌握面板资源已经无法成为未来全球产业竞争中获得话语权的有效筹码。随着今后OLED、智能化方向升级,国内企业要想站稳脚跟,还要构建布局均衡的综合发展体系。
诉讼成竞争手段
三星为最近频发的面板业诉讼事件又增添了新的一笔。据韩国媒体报道,日前三星电子在美控告台湾友达光电及其3家客户,侵犯三星全数面板显示器专利。要求禁止销售采用这些面板的产品,并提出赔偿。
在三星之前,面板业诉讼已经颇具戏剧性。先是美国对台湾韩国面板厂商操作价格进行了起诉,除了要面板厂高管到美国坐牢,还要缴交巨额罚金;接着欧盟也跟进开罚,之后,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FTC)也对台湾奇美等面板巨头提起诉讼,将作出警告或罚款。台湾面板业则反戈一击,几乎同一时间台湾工研院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控告LG侵权。
据韩媒体报道,目前三星电子已经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德拉瓦州、加州的联邦法院提告,控告相关公司的液晶显示器(LCD)产品未付费而利用其技术。三星发言人南基永暗示,友达的3家客户分别是三洋电机、宏碁和明基。
帕勒咨询机构资深董事罗清启(微博)表示,近期面板业的诉讼频发,从一个侧面再一次显示出了面板业的激烈竞争。“多起诉讼,一些可以看作是贸易中的摩擦,一些则是企业间的技术摩擦。”罗清启表示,面板业存在复杂的技术交叉问题,因此企业间技术诉讼不断。
面板或难逃价格战
正是在全球面板业掀起区域贸易战、专利诉讼战之时,中国面板业开始加速入局。随着京东方、华星光电的8.5代面板生产线相继投产,特别是与之配套的液晶面板产业链正加速形成,中国高世代面板线正逐渐形成自己的有效产能。
不过国内面板业面临的环境并不利。一方面,日韩台加速向大陆进行产能转移,全球液晶面板业很可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危机。另一方面,随着电视的泛电脑化,电视产业“靠面板说话”的游戏规则正在产生剧变,犹如电脑行业,受操作软件、芯片、内容等非硬件设备因素的影响潜移默化。
帕勒咨询机构资深董事罗清启认为,面板资源在全球产业体系中的话语权正不断降低,取而代之的是芯片、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内容等。在全球面板产能过剩预期不断增强和全球产业话语体系变革的双重影响下,液晶面板行业或将爆发激烈的价格战。
关税调整传闻再起
在竞争环境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面板关税调整传闻再起。近日,有消息称,中国大陆有关部门正在谋划提高液晶面板现有5%的进口关税。由于液晶面板成本占液晶电视成本高达70%~80%,关税的提高将对境外面板巨头形成致命打击。
这种传闻并非无迹可寻。此前,在京东方、上广电具备一定小尺寸产能时,关税就曾经调整过一次。2009年1月1日,我国对液晶显示板进口关税税率进行调整,26英寸及以上不含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板税率仍为3%,其他液晶显示板税率调整为5%.当时,京东方、上广电等主要的面板商都属于受惠范围。随着国内大尺寸面板产能的落地,面板关税再度调整不无可能。
罗清启称,单纯掌握面板资源已经无法成为未来全球产业竞争中获得话语权的有效筹码。“一是立足当前高世代面板生产线的同时,加快下一代新型显示方式的研发,二是强化芯片、操作系统以及软件等方面的研发力度,构建布局均衡的综合发展体系。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走出价格战的泥潭,达成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面板及彩电业的战略目标。”
(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