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是传统淡季,现在看来是更淡了。”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智能响应中心总经理刘科强告诉记者。这个回答的背后有着些许无奈,因为上半年重卡市场的表现确实与往年相差甚远。
也正因市场低迷不振,众多卡车企业纷纷降价促销,或为抢夺市场,或因市场环境不好。在谈到降价促销的原因时,某重卡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出一个消息:“重卡企业通过各种促销手段收拢资金,有一部分原因是市场环境不好,但更关键的原因是库存量太大,导致企业疯狂'打折’。”
市场低迷致企业“打折”销售
近日,记者在网络上搜索“重卡降价促销”等关键词,发现随处可见重卡经销商的降价信息,例如一汽解放J6重卡6×4自卸车,降价1.6万元;解放J6重卡6×4牵引车,降价1.7万元。除了一汽解放降价之外,北奔V3重卡经销商也降价9000元来吸引用户。
据《商用汽车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在目前的市场上,中国重汽、一汽解放、北奔、陕汽、华菱等重卡企业都在局部市场进行降价促销。
“市场环境不好,预计7~9月的传统淡季将更加淡。”刘科强表示。一般来讲,厂家的促销手段主要就是加大降价力度,提高经销商的返点等。“为了挽回市场颓势,完成企业目标,各重卡厂家只能通过这些形式来提高销量。”刘科强说。
对此,某重卡企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认同。“产品降价销售并不单纯为抢夺市场,主要还是今年形势太困难。从市场上各企业的降价幅度就能看得出来。”他说道。
然而,降价促销仍无法带给企业实质性收获。据某重卡企业相关负责人所言,市场上虽然在进行大幅度降价促销,但销售依然不见起色。该负责人表示。“促销并不是现在才开始,有些企业从3月就开始进行降价促销。而行业的产销数据也表明,重卡市场一直在下降。”
“每个重卡企业都想扩大市场份额,降价促销也不是今年才有的行为。”上汽依维柯红岩相关负责人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目前各重卡企业大范围降价促销的主因还是市场过于低迷,每家重卡企业都感受到了销售压力。“为在逆境中突围,只能想尽办法促销,目前市场上可见的促销方式已是多种多样。”该相关负责人表示。
企业反映库存量过大
“其实,抢夺市场也好,形势困难也好,最主要还是库存量过大。”某重卡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重卡企业对今年的市场预期普遍较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能过剩的隐忧,大幅降价潮未来将不期而至。长期来看,重卡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据悉,一汽解放长春基地的15万辆整车产能,规划产能要达到30万辆。产能翻番式扩张,是为了实现到2015年解放卡车年销量达到42万辆。中国重汽集团则在打造年产40万辆商用车的基地。东风年产8万辆的十堰新工厂和东风柳汽10万辆商用车生产基地都在加紧建设之中。“就目前而言,产能过剩、库存量过大是事实,情况很不乐观。”中国重汽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重卡市场的库存量大约为25万~30万辆左右。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判断是正确的。”上汽依维柯红岩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些重卡企业将车辆放在经销商手中,有些重卡企业则是将车辆放在自己手上。无论是哪一种情况,这部分车辆终将销售到市场。现实则是市场不好,导致去年的库存尚未完全消化,今年库存又在继续累积。”
早前,记者曾向部分重卡企业了解过库存情况。北奔重卡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北奔下半年主要的精力就是消化库存压力。”
“大家都没预估到今年市场会淡成这样,很多厂家的库存量较大。”上汽依维柯红岩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去年基数小等原因,红岩目前的库存仍在合理的范围。“有些企业本身市场的量就很大,即便考虑到行业下降的状况,但是也会满足原先的水平,所以库存就会更大。”该负责人说道。
无论现在重卡库存量具体是多少,重卡企业面临库存压力是不争的事实。某重卡企业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去年重卡百万辆的销量数据有水分,也导致今年库存量过大。面临今年旺季不旺的现象,部分重卡经销商已加大了促销力度,比如提供终身服务、分期付款等。据悉,北京市窦店耀辉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对部分车辆降价销售,32万多元的重卡直降1万元,并送强保等。
不影响行业竞争
正如某业内人士所言:“各企业对库存量都很敏感,不愿过多透露具体数字。”在库存较大的基础上进行促销,只会导致重卡企业负担越来越重。这会否影响重卡行业的竞争格局呢?
“我认为最多也就影响今年的市场产销,还不至于改变重卡格局。”某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拼的是企业实力。“库存大肯定要降价,而目前重卡市场也呈现出降价促销的态势,现在就看降价幅度有多少,企业能否顶得住。”重卡经销商也很无奈,普遍表示得看市场情况才能确定走势。“市场表现好,就更容易消化掉库存。”某重卡经销商表示。
刘科强表示:“消化掉库存肯定没问题,就陕汽来说,目前库存量有6000辆左右,并不算高。”上汽依维柯红岩相关负责人认为:“就目前而言,大幅度降价促销、库存量较大对行业格局的改变影响有限。现在并不是某一家企业的库存量大,而是每一家企业都是如此。只能说对整个行业有影响,但格局的根本性调整可能目前还不会出现。”
(中国汽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