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牵头编制的铁矿石指数计划在本月开始试运行。对于这一个新生的指数,编制小组中的一位专家坦言,“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要真正发挥作用,恐怕要等到全球铁矿石供需结构逆转之时。而目前业内对这一时点的预期是2014年以后。
记者获悉,中钢协成立了“铁矿石指数编制小组”,并曾在7月下旬与矿山协会、冶金信息中心共同召开会议,召集国内各大钢厂和行业资讯机构征集编制方案意见。根据公布的初拟编制方案,“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由“国产矿指数”和“进口矿指数”两个分项组成。前者以14个省区市、32个矿山区域的干基铁精矿价格作为计算基础;后者以钢协和五矿商会会员企业有关数据为依据,并参考8个国内港口进口铁矿石市场成交价格作为基本数据。最后加权计算“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该指数将按周公布,计划于8月份试运行,10月份正式推出。
指数面临多方挑战
而这样的指数,要面临的挑战将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人力缺乏带来的时效性问题。不管是目前被铁矿石定价公式采用的主要指数普氏指数,还是其他市场上通行的指数,皆为按日发布,实时反映每日成交情况。这也是大矿山朝全现货交易发展的数据依据。而中钢协领衔的中国指数每周才发布一次,在时效性上相比较为落后。
“因为人手根本不够。”中钢协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编制小组的核心成员不到10人,且没有一人有过切实的指数编制经验。对比目前主流钢铁资讯机构号称上百人的数据采集团队,人力缺乏可见一斑。这也是为何年初工信部召开的一次钢铁工业会议上,邀请了“我的钢铁”网来介绍指数情况的原因。
其次,中钢协作为中国钢铁企业利益的代表机构,其“非第三方”的身份饱受质疑。
普氏能源资讯亚太区商务拓展高级总监华大威在给本报回复的邮件中表示,作为全球铁矿石交易的基准价格,首先要做到保持中立立场。“一个指数要想取得成功,获得市场参与者的认可,必须被证明是中立而客观的,并且不会倾向于行业的任何一方,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同时,指数也需要“采用透明的估价体系并且向市场各方确认信息的可靠性”。
最后,决定铁矿石价格的根本因素在于供求关系,而非选用哪种指数。因此,在目前全球铁矿石供应依然偏紧,上游矿山又垄断程度极高的情况下,指数只是市场的一种反映,而不能改变市场。也就是说,即使现在铁矿石定价公式就采用了中国指数,依然不能改变矿价高企的局面。
力求发出中国声音
指数编制小组其中一位专家在与记者谈及此话题时坦言,中钢协也深知“中国指数”面临的各种尴尬。特别是在以普氏为代表的国外指数已经相当成熟的情况下,中钢协领衔的“中国指数”是否有必要编制,在中钢协内部亦曾经历很激烈的争论。但有关方面最终决定着手编制,核心的想法就是“发出中国声音”。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必须有我们自己的声音。即使目前影响十分有限,但可以先通过向各大钢厂推广,累积市场影响力,再逐步向矿山推介。若工作得以坚持,待全球铁矿石供需结构逆转时,"中国指数"或许就可以真正发挥作用。”上述专家说。
业内根据未来几年矿山扩产的情况,以及铁矿石需求量,预测出2014年前后,矿石供需结构将有可能逆转,由目前的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据此,部分钢协人士的想法是,在中国作为需方,能够逐渐占据主动时,已经运作数年、逐步成熟的“中国指数”就将有用武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