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华财讯]央行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发布,加息预期开始积聚。作为传统利率风向标,1年期央票利率的意外上行重新点燃了市场加息预期。
据中房报8月22日报道,市场人士正在两则相关消息形成的迷雾中寻求穿越。
央行8月12日在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将利率、汇率等价格型工具调至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之前。
市场8月16日即对当日发行的1年期央票开始追捧,推升其参考收益率打破连续7周的水平。
这是否预示着,加息即将到来?
价格型工具提到首位
央行8月12日发布的《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总结二季度货币政策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下一阶段,将“合理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多种政策工具组合,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市场普遍认定,这是本轮货币政策周期开启以来,央行首次明确地将利率、汇率等价格工具摆在首位。8月16日的央票市场和A股市场都对此做出了对应反应。
“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更为强调的是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8月16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
当时,存款准备金率被赋予“不存在绝对上限”的运用空间。而在事后看来,央票等公开市场操作也对一季度时偏多的流动性发挥了针对性作用。
几大数量型工具的交替使用,一度引发流动性乃至货币政策“超调”的呼声。
现在将价格型工具提至首位,是对一季度数量型工具运用的矫正吗?央行调查统计司一位人士认为,没有这么简单。“央行报告已经明确,将合理运用利率等价格调控手段,调节资金需求和投资储蓄行为,管理通胀预期。价格工具如果运用,目标最终指向的是通胀。”
央行上述报告还提出,劳动力成本以及资源性产品价格趋于上升,将在较长时间内构成价格上行的推力。而且,目前经济总体仍处在较快增长水平,内在扩张和膨胀的压力仍然较大,因此,需要宏观政策继续把握好力度和节奏。
“到现在,价格型工具对这个力度和节奏的制动力更大。”鲁政委认为。
央票利率试探浓烈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之前,美国国债危机引发再次危机的全球性忧虑,再加上国内CPI仍然高企、经济增速放缓,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央行货币政策难言明确,或进入短暂的观察期。
但央行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发布,以及接下来央票的积极回应,很快打破了这种普遍预计,加息预期开始积聚。
8月16日,央行发行的50亿元1年期央票的参考收益率上升8.58个基点,至3.5840%,打破了此前连续7周保持的3.4982%水平。作为传统利率风向标,1年期央票利率的意外上行重新点燃了市场加息预期。
“央票利率这次上行很是意外。”鲁政委认为,“央票本次发行量这么小,且在一二级市场之间的利差已缩小到10.18个基点,本没有必要上调央票利率,但央行却大出意料地主动上调央票利率,不能不说是做加息前的一些试探。”
不过,“也不排除央行此举旨在用收益率引导公开市场回笼量的上升。”申银万国证券策略分析师钱启敏对此看法谨慎,“上调使得央票利率更接近二级市场水准,便于公开市场放量操作。”
同时钱启敏认为,整体来看,“加息的整体环境条件尚不具备,通胀的预期则是趋于回落的”。
目前值得关注的是央票接下来的走势。鲁政委和钱启敏均注意到,上次加息之前是央票利率的连续两周上行。如果本周继续上调央票利率,加息“暗号”就转化为明确信号了。
“还要看市场流动性有没有真实而显著的改善。本期央票利率上调伴随了29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如果公开市场资金面状况改变、贸易顺差带来巨量外部资金等,价格型工具的运用就更复杂了。”上述央行调查统计司人士分析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