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深入,行业节能减排的空间趋小、难度加大。'十一五’期间,石油和化工企业能减的已减,能降的已降,好干的已干,剩下的大多是难啃的'硬骨头’,在同样的投入条件下,取得的效果则可能比较小,这意味着今后节能减排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近日在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表示。
记者采访了解到,“十一五”期间,石化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以较低的能源消耗增长支撑了行业的较快发展。然而,进入“十二五”,一些项目投资过热,使石化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矛盾更加突出,增加了节能减排的难度。加之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环保法规更加严格、碳减排压力增大,石化行业节能减排形势更为严峻。
节能减排压力重重
李勇武指出,“十二五”时期,石油和化工行业将进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
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国际压力。国际社会正在努力推进资源节约,减少碳的排放。我国政府已做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的目标,另外国际关于汞污染防治公约谈判,都对今后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更严的要求。
与此同时,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着“转方式”的更高要求。国家将出台能源总量控制、资源税、环境税、环境责任险等一系列节能和环境保护新政策,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制度、高能耗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化学品管理、化工园区污染防治等新的节能环保规章制度和标准,对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
另外,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能耗和污染排放水平仍居工业行业前列。目前,全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已占全国能耗总量的13%左右,占工业能耗总量的18%左右。2010年,全行业排放二氧化碳8.63亿吨,仅次于电力和钢铁行业,位居工业部门第3位;2009年全行业排放废水41.6亿吨,化学需氧量63.9万吨,氨氮9.9万吨,二氧化硫174.1万吨,氮氧化物89.9万吨,均居工业部门前列。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用水指标逐渐压缩,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环保要求愈加严格,这些问题都将对石化行业发展构成进一步的挑战。
李勇武表示,石油和化工行业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就必须将发展方式转变到内生增长、创新驱动上来,大力提高能效水平,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物产生,建立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废弃物能回收利用的新的发展模式。
“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确定
记者从石化联合会产业部了解到,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中节能减排总体目标,结合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发展实际,石化行业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已确定:到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比“十一五”末下降15%;COD、氨氮、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12%、8%和10%;废水实现全部处理并稳定达标排放;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处置率达到100%,全行业清洁生产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李勇武指出,行业“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责任大、任务重,要做好以下工作:要解决好对节能减排的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这不仅是国家的要求,也是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控制氮肥、磷肥、聚氯乙烯、新型煤化工、轮胎等行业产能盲目扩张;提高传统产业的节能降耗、安全环保、产品质量水平;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着力解决制约节能减排的一些技术瓶颈,在高效节能、资源循环利用、低成本减排等共性、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认真总结硫酸、磷肥、氯碱、纯碱、农药、橡胶等行业推进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通过典型示范推广到全行业,并构建清洁生产推行机制,创建一批化工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示范园区;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关怀体系,制定标准、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李勇武强调,要构建行业节能减排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行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引导和组织企业开展能效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对标工作。要做好重要能耗限额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建立主要耗能设备和用能产品“能效领跑者”制度。要以控制能耗总量、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为重点,分行业提出平均标准和先进标准,确立追赶的标杆,引导和组织企业开展能效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对标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