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发改委、市政府大项目办公室了解到,近日,市发改委、市政府大项目办公室出台《关于学习卢展工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快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加强和改进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在全市“一区两城一中心”建设中的先导性、引领性和支撑性。提升重点项目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提升工业项目投资在重点项目投资中的比重,提升民生项目在重点项目中的比重。
《意见》指出,重点项目建设事关全局,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完成富民强市的任务,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都需要发挥重点项目建设的作用。确定重点项目,要做到科学选择、科学布局、科学实施。要提升重点项目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提升工业项目投资在重点项目投资中的比重,提升民生项目在重点项目中的比重。
《意见》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更好地发挥重点项目在全市“一区两城一中心”建设中的先导性、引领性和支撑性。全面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主动性。要进一步提升全市上下谋项目、抓项目、服务项目的意识,不断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漯河快速发展。
不断加大谋划力度,增强超前性。要瞄准当前产业转移趋势,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不断提高重大项目的超前谋划水平,“十二五”期间,围绕支柱产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城市基础设施、商贸物流中心、民生工程等领域,谋划100个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动态重大项目储备库。
进一步优化项目结构,增强特色性。注重提高重点项目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高大个头项目比重,提高四大支柱产业项目比重,提高民生项目比重,注重项目内在质量、效益和特色。
继续给力项目协调发展,增强统筹性。要做好重点项目产业链的统筹,促进重点项目的关联产业联动发展,实现重点项目的倍增效应、集聚效应;按照宜居宜业的理念,超前谋划和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施,做到生产与生活的统筹;做好重点项目和农村拆迁、农民就业增收的统筹,把重大项目建设与城中村改造、农民转移安置相结合,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破解瓶颈深化创新,增强有效性。围绕资金、土地、用工、手续办理、建设环境五大难题,不断强化服务。争取更多用地指标,优化用地方向和用地结构,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单位土地投入产出率;建立政府、银行、担保、企业四位一体的对接机制,坚持多渠道融资;强化“联审联批联办”,加大行政问责和违法打击力度;积极开展政府、院校、企业三方互动合作,加大订单培养和针对性人才培训力度,大规模培养职业技能型工人,引进留住高层次管理技术人才。
全面完善管理机制,增强导向性。不断探索更丰富多样、更灵活高效、更长效有力的体制机制。随着近几年我市重点项目建设数量、规模的不断膨胀,重点项目管理、协调、督导、服务的任务也越来越重,要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的领导,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
(中国工程咨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