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寄托着合家团圆、幸福美满的良好祝愿。全家过中秋是如何安排的,开支了多少呢?记者采访了一些市民,听听他们的过节计划和心得。
A退休老人沈阿婆
过节开销:1000元左右
沈阿婆今年71岁,家里四世同堂,她的婆婆已91岁,耳聪目明、身体很棒。每年中秋节,是他们这个大家族的团圆日。沈阿婆算了算,应该有13个人:他们老夫妻加上婆婆,3个孩子的小家庭有9个人,此外还有一个准成员--外孙的女朋友。
沈阿婆世居南长街上,家里有张大圆台,一摆下来,全家人围坐一起好不热闹,到时候91岁的婆婆肯定是要朝南坐的。一共买了10多斤的芋艿,中秋节前一天剥好,连夜煮好一大锅,节日当天凌晨再放入桂花红糖,甜香四溢,每人都要来上一碗。
中午老人们就简单吃一点,开始准备晚上的菜。下午5点30分以后,孩子们陆续回家,团圆晚饭就要开吃了,全家人和邻里一样,都会在门口“斋亮嬷嬷”,沏杯红茶邀月品茶,再摆上一个果盆,里面有四角菱、石榴等果品,花销在50元左右。饭桌上,沈阿婆还要准备好孙女最喜欢吃的虾,如果是河虾的话,每斤都要60元朝上,还有剁椒鱼头或鲈鱼,10多道开胃的菜蔬预算在400元左右。沈阿婆还想用DV全程拍下团圆场面,因为很可能下一个中秋节就要搬离南长街了。
他们还有一些亲戚朋友要去看望,如生病的老同事、帮过忙的朋友等,在节日期间带上礼品去探访是最合适的。过节期间,沈阿婆估计总的开销在1000元左右。虽然有点忙,但她表示,孩子和他们难得一聚,电话多见面少,趁着节日,全家人能聚在一起很惬意。
感触:能和孩子们面对面说长道短最快乐。
B打工妈妈林女士
过节开销:300元左右
46岁的林女士家境不是很好,丈夫在一家企业上班,她在外面打工,两人干的都是体力活,薪水也不高。他们的儿子正读大二,夫妻俩虽然手头不宽裕,但觉得无论怎样都要把儿子培养成才,让他顺利读完大学,将来可以找一份好工作,所以家里平时是相当节省的。
林女士说,家里的老人前两年都过世了,兄弟姐妹分散在其他城市,工作也很忙碌,如今只有过年和清明时可以找机会聚一聚,所以今年中秋节是他们一家三口小范围过。这个中秋节林女士打算“小奢侈”一把。周六她去排队买了糖炒栗子。“糖炒栗子要20元一斤,换了是平日我肯定不会买,但想想中秋节一家人吃吃月饼、剥剥栗子,多开心呀!”林女士发现排队买栗子的人很多,等了老半天才买到。因为是刚炒出来的,栗子非常烫,回家路上坐着公交车,她把装栗子的塑料袋系在包上,但烫得大腿疼,于是把袋子挂在栏杆上,又担心下车时不小心把栗子落下,就一直用手抓着,“抓得手都酸了,可是心里很高兴”。回家后丈夫和儿子都说好吃,丈夫吃时还不忘问问价钱,“我说你就吃吧,花不了多少,难得买一次的”。
趁着这两天秋高气爽,林女士全家决定秋游一趟,到蠡湖边上转转,感受一下无锡这两年的变化,已花了几十元准备好点心和零食。全家还准备下趟馆子,预算花个百元左右。再加上这两天家里买的菜,林女士算算一个节日估计花费300元左右。
感触:全家人放松高兴就好。
C社会新人小梁
过节开销:3500元左右
小梁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了一年多,这次回无锡,单位里有个老家在广东的同事跟他来无锡玩,所以这两天小梁正忙着做“地陪”。他顺便把父母也带去风景区逛逛,不过父母亲都有园林卡,所以去公园时只要买自己和同事的门票。周六去了锡惠公园,拍了不少照片,接下来两天还要去鼋头渚、灵山大佛等景点。
小梁说,回来时他带了单位发的月饼礼盒,本来他还打算陪父母逛逛街,看看家里要不要添置家电,或者给父母买点衣服什么的。可同事来了后,这些计划就只能延后,总不能冷落同事吧,而且相对地出现了一些计划外的开销,好客的父母也买了不少菜。所以他打算在回上海前塞2000元给妈妈,让他们再去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个节日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表哥家刚生了个女儿,第一次升格当长辈的他当然要表一下心意,给小侄女买点礼物。不过小侄女的出生也给小梁带来了新的烦恼,最近家里长辈已开始催他找对象结婚。虽然小梁认为自己工作刚起步,应专心打拼,而且在上海像他这样年龄的单身青年很多,自己算年龄小的,但长辈们显然不这么看。“我妈说前两天阿姨帮我物色了一个对象,准备安排节日里见个面,我一听头都疼了。”小梁表示,中秋节对他这个不常在家的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团聚日子,他可不想把好好的节日用在相亲上,而且女朋友的事他会自己看着办。这么一想,同事来玩反倒帮了他的忙,因为要陪同事,他可以“无暇”他顾。
感触:计划没有变化快,既有烦恼更有惊喜。
D中年媳妇苏女士
过节开销:9000元左右
苏女士的儿子都已上初中了,但她回婆家湖北黄石过中秋还是第一遭。“老人家70多岁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往年都要春节才回家的苏女士和先生决定中秋回老家过节团聚。苏女士的婆家在市区,下了火车站打的的话,也就是个起步价。一家三口9日晚上走,第二天就到湖北了,三人来回的车票钱得2000元左右,还要带些单位发的月饼和水果,其他的东西则准备到了湖北直奔超市购买,另外还想帮老人添置些生活用品,比如添台空调,预算也是2000元。“中秋假期只有三天,不准备去哪里了,就在家陪陪父母。”苏女士没有在湖北过中秋的经历,不太清楚当地的风俗,不过全家这么多人相聚估计也是多年来的头一次。“婆婆是当地一家企业的工会主席,把三个儿子都培养成了大学生,被大家当成楷模。”不过,平日里三个儿子一个也不在母亲身边。好在这次大儿子临近退休,回到了黄石;小儿子也从无锡赶回老家;二儿子虽然定居美国,但中秋节当天会通过视频方式团聚过节。
苏女士说,她先生还有一个必选项目,是去就读中学旁的那条小吃街从头吃到尾,先生说那里有香喷喷的热干面、麻辣的鸭脖子、装肉的藕荚,还有各式叫不上名的甜汤,满街人挤人,可以吃得心满意足,结果勾起了她这个不太吃辣的江苏媳妇的馋虫。“每次都是我辣得受不了,老公照单全收!”这些好东西,有些方便携带的,还会买上三五百元回来和亲友分享。临走时,夫妇俩决定给父母每人2000元,让他们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感触:珍惜与老人的每次相聚。(江南晚报黄孝萍容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