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9日从黄埔海关获悉,该海关自2010年7月起选取中船公司在内的2家船舶加工贸易企业实施特殊行业保税加工监管模式改革,建立“电子底账+企业自核”的风险式监管模式,积极促进船舶行业加工贸易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取得良好效果。
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报关员周绿宇熟练地操作电脑,将最新收到的日本厂家通讯导航设备进口清单变更数据输入系统,传送至海关进行审核,几分钟后,电脑提示海关审核通过,一票价值8万美金的料件变更即时备案成功。“若是在以前,遇到这种临时变更的情况,这么热的天,我得往返海关、外经等部门进行审批,起码需要2、3天的时间”,周绿宇告诉记者。
周绿宇所在的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是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大型骨干造船公司,距今近160年的历史。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造船市场动荡加剧,船舶企业普遍遭遇接单难、融资难、交船难、盈利难等严峻挑战。国际船舶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矛盾同样困扰着中船公司。
记者从黄埔海关了解到,传统的合同手册监管模式下,造船企业以船舶为单元,在海关进行备案时可能需要对应十几本手册,手册的备案、变更、核销工作量非常大。船舶行业竞争激烈,各类高新技术使用频繁,生产一条船舶的周期大约为2年,船舶公司常常需要根据船东的要求,及时对船舶的设备、零件升级换代,临时增加或变更料件的情况多不胜数。而每次手册变更,船舶公司都必须拿着图纸、合同等资料到外经、海关部门重新进行备案审批。
新模式将以合同为单位的“手册”管理改为以企业为单位的“电子帐册”管理,一家企业只对应一本“电子帐册”,企业加工贸易手册数量减少了90%,“电子帐册”的使用期限与企业的经营期限相同,不存在频繁申请新手册的问题,使保税物料监管与企业物流管理更趋一致。
据介绍,2010年7月试点至今,2家试点企业进出口额达9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共出口5艘2800箱集装箱船、5艘1700箱集装箱船、3艘1400箱集装箱船和2艘76000吨散货船。
(中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