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2日由兰格钢铁网主办的“2011年北京地区秋季钢材市场形势分析会”上,业内专家表示,尽管铁矿石上涨带来成本支撑,但是影响当前钢材市场价格的主要还是供应量,近一段时期以来下游需求已经出现放缓迹象,国内钢厂应及时调整品种,控制产量。
数据显示,8月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35.23点,环比上升0.59点,升幅为0.44%,同比上升17.35点,升幅为14.72%。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调研处处长李拥军指出,就影响我国钢材价格上涨的因素而言,国外输入型成本推动,即铁矿石涨价是主要因素,其次是交易性货币供给增速的提高,再次是人工成本上涨,同时还有需求拉动的因素。
“从历史上看,我国钢材价格通常经历27-30个月的上涨周期,而从2009年5月至今,我国钢材价格已经经历了28个月的震荡上涨。”李拥军指出。
如果按照历史规律来看,在经历较长时期的价格上涨之后,我国钢材价格已经逐步处于周期交替的临界点。
李拥军表示,如果未来严格执行新的钢材标准,大力推进三级螺纹钢、四级螺纹钢的应用,将使各个行业的用钢强度下降,从而降低钢材需求量。此外,未来出口形势并不乐观,也降低了国内钢材的消费规模。“今年7、8月,中小型钢铁企业粗钢日产量已经开始下降,这也表明市场需求量下降开始在企业产量上有所体现。”李拥军直言。
需求的下降也反映在库存的不断上升中。根据中钢协数据,进入9月份,钢材库存呈上升趋势。9月第二周,钢材库存升至1404万吨,比8月末上升了1.48%。
李拥军表示,除了供给量增加外,技术进步及劳动效率的提高也抑制了钢材出厂价格的上涨幅度。因此,当需求出现疲软时,钢铁行业应该调整产品结构,控制供应量的持续增长。(中国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