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1%,涨幅已连续两个月小幅回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5%,较8月份7.3%的增幅大幅回落0.8个百分点。分析人士指出,在前期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下,cpi已现拐点,但由于物价居高不下,货币政策仍难有实质性转向。
物价走势拐点已现
我国cpi同比涨幅自今年7月份达到6.5%的三年峰值之后,开始连续小幅回落,从8月份的6.2%回落至9月份的6.1%。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分析,政府主动调控和翘尾因素减弱是物价连续回落的重要原因。
周望军判断,我国物价走势拐点已经出现,后期将高位趋稳、回落,但回落的幅度不大。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也表示,cpi连续两月小幅回落预示着通胀拐点已经出现,从10月开始通膨下调的趋势已经基本形成。
ppi的大幅回落使专家对通胀后市的判断更为乐观。9月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crb商品指数大跌逾13%,创下了自2008年10月份以来的单月最大跌幅,尤其是工业品跌幅领先,国际铜价跌幅超过25%,纽约、伦敦两地油价跌幅也达到10%左右。
原材料购入价格下行将推动ppi继续回落,四季度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明显趋缓。北京中期期货研究院院长王骏表示,本轮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以工业品为主,而包括小麦、稻谷等农产品价格降幅不大。“食品价格一直是我国cpi攀升的主要推动力,以此来看,年内物价仍将维持高位。”
货币政策放松为时尚早
多位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虽然物价走势拐点已现,但预计年内货币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化。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我国货币政策至少在两个月内不会放松,短期内也不会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表示,中国目前的通胀水平仍处于高位,货币政策在四季度没有放松的可能。如果在此时放松货币政策,势必会引发物价与房价的新一轮暴涨,不但前功尽弃,而且会导致中国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摩根大通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则预计,中国政府很可能在四季度暂缓目前紧缩的货币政策,政策的重心将会转至稳定gdp增长和就业率,并致力于调整中国经济结构的不平衡以及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四季度商品走势难言乐观
“在国内货币政策基调尚未发生改变,经济增速放缓,欧美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四季度大宗商品走势难言乐观。”宏源期货研究中心总经理马春阳认为,cpi的回落伴随着企业盈利下滑,实体需求下降,对大宗商品是一种利空。如果后期国内货币政策出现松动,将会成为股市和商品市场走强的触发点。
王骏认为,从技术上看,9月跌幅最深的有色金属、贵金属和豆类期货有望持续反弹。他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近期欧盟及欧元区领导人会议及g20峰会,相关会议如能传递利好消息,将会推动大宗商品出现新一轮反弹,但考虑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不够景气,反弹高度将十分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