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长江入海口的一片滩涂上,南通市建起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修船厂,敲敲打打,修修补补。
30年后,还是那片江滩那个厂,以修船为生的小厂子已经转型升级成为国内最大的海洋工程装备企业南通中远船务公司,这里不仅填补了多项国内海洋工程建造的技术空白,而且一些产品已处于世界同行业领先水平。
9月24日,该公司设计建造的世界最先进的自升式海上风车安装作业船“中远船务271”轮出江试航,其航速、起吊能力、有效载荷、单次续航力、作业水深、排水量等多项设计建造指标均创世界第一。
像中远船务这样依托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实现传统产业高端化,已经在南通船舶制造和海洋工程装备企业中全面爆发。2010年,南通市造船总量占全国的14%,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造船基地,海工装备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3,产品覆盖从近海到深海的所有种类,居国内领先地位。
抓住高端求转型,黑鸭子也能变成金凤凰
10多年前,论造船,不用说在国内,就是省内南通也落于人后。明眼人都能看明白,这里不是国家布局的船舶工业基地,缺少高端人才和科研机构。
而今天,全市规模以上船舶制造及配套企业559家,一年创造了“1000万载重吨、1000亿产值”的惊人数量级。
“2008年7月之前,整个航运和修船市场形势基本上是你做梦都不敢想的好状况,修船改装比现在造船利润还高。”南通中远船务总经理倪涛现在回忆起来,还是难掩兴奋的表情。
但是也正是这种极度的“盛世”让该公司嗅到一些危险信号:修船虽然利润极高,但却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附加值很低,谈不上核心竞争力,未来的竞争必定非常惨烈,转型成为当务之急。
2006年,中远船务迈出了令所有人惊叹的转型第一步这个行业通常是从修船到造船,再逐渐切入海工领域。他们却“不按常理出牌”,跳过造船直奔高端的海洋工程。
中远船务向占据世界海工市场70%份额的新加坡,引进全新企业管理模式,迅速建立设计研发团队,通过在新加坡招聘的近30名工程师,吸引了国内近400人的工程师团队。同时,中远船务还与韩国顶级造船设计公司KOMAC结盟,成立了COSCO-KOMAC船务设计中心。依托强大的人才团队和设计优势,2007—2008年,中远船务一共承接了90亿美元左右的项目。
是落户项目决定产业方向,还是产业方向决定落户项目,南通海洋工程产业发展中的经验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2005年,南通市船舶及配套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占规模工业不到3%,海洋工程产业更是一片空白。南通市未雨绸缪,超前谋划,前瞻把握国际制造产业转移契机,先后制定《船舶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海工、船舶及重装备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海洋工程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建立了每年1000万元的专项发展资金,同时集聚科技、人才、技改等多项政策,力求通过创新升级,推进该产业在关键领域和技术环节实现新突破,向高端化、集聚化、国际化跃升,使一个传统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
记者从南通市科技局获悉,目前该市已有29家船企成功转型为海工制造装备企业,实现了海工产品的全面覆盖。产品覆盖了从近海到深海的各类装备,钻井储油平台、风车安装船、起重铺管船等,并已经完全具备了总承包、总集成能力。去年全市海洋工程及特种船舶389.42万综合吨,增长50.9%,海工产量已占全国市场份额三分之一。
掌控核心克壁垒,100多项国内外“第一”南通造
1万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30万吨超大型油轮、世界最先进的圆筒形超深水海洋钻探储油平台、全球首座具有自航能力的自升式海洋平台……在国际船舶界,南通船企最具冲击力的是造船技术的快速攀高。
今年5月,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世界上第一艘同时具备3000米级深水铺管能力、4000吨级重型起重能力、DP3级全电力推进动力定位及自航能力的新型工程作业船“海洋石油201”,在熔盛重工下水试航。
深水铺管起重船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重要装备之一。长期以来,该领域的核心技术一直由欧美少数国家掌握,中国的海洋石油开发只能在500米以内的近海进行。
这艘船不仅集成创新了多项世界顶级装备技术,更重要的是船舶的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和建造首次在国内自主完成,达到了该类型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的国际最高水平,能在除北极外的全球无限航区作业。
而在南通的另一家重量级船企中远川崎,通过自主研制接连攻克10000标箱、13000标箱的世界最大集装箱船纪录。此前,由该公司成功建造的30万吨巨型油轮、5000车位汽车滚装船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船型也先后驶出船坞。30万吨巨型油轮过去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建造,如今他们5年就造了10艘,全球航道上也仅20余艘。
支撑中远川崎不断创新的动力,正是他们从创新中尝到了甜头。该公司通过加强节能与环保技术研发,钢材利用率93%,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估算,建造一艘30万吨的矿砂船,耗钢材3.5万吨,节省1%就是350吨。按照高级船用钢1000美元/吨计算,“设计效益”相当可观。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南通船企一路克难创新,先后创造了100多项叫响国内外的“第一”。如中远船务自主研制的圆筒形超深海钻井储油平台制造技术,与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新支线客机ARJ21-700等一道,被评选为2009年中国十大技术进展,并荣获2010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际权威媒体曾感叹,南通瞄准国际顶级水平,自主创新,仅用10年就走完了日本造船企业50年、韩国造船企业30年的路程。
南通市科技局局长朱千波说,为引导船企创新全方位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他们一方面强化企业内在研发的“造血”功能,建立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市级23家。另一方面强化企业创新资源的配置功能,目前每个企业至少有一家技术依托单位,产学研合作项目200多项,转化科技成果近300项,吸引科技人才3000多名。
凝聚人才助竞争,引领海工舰队加速远航
南通市委书记丁大卫认为,一流的产业离不开一流的人才支撑。海洋工程产业技术含量高,远非说转就转,说建就建,没有一大批研发团队的支撑,只能是望洋兴叹。
南通海工产业的起跳,就得益于这批人才队伍。企业期盼人才就像绿叶期盼阳光,特别是在进入新领域、面对新课题、攻克新技术的关键阶段,一个人才,也许会改变一家企业的命运。
中远船务在转型之初,就有一个精彩的故事,这就是“留住一个人,引进一个团队,成就一个新兴产业”。故事主角是中远船务制造的世界首座圆筒形超深水海洋钻探储油平台主设计者、新加坡人徐秀龙。目前中远公司100多名外籍专家,大多是他介绍而来。世界首座八角形钻井平台项目、世界首座圆筒形超深水钻井平台、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生活及工作平台均出自这支外籍专家团队的手笔。
人才从哪里引进来?南通海洋工程企业探索了三条途径。一是引来一家产业龙头企业,引进一群人才团队。新加坡两大海事集团均已投资南通海洋工程产业,新加坡吉宝集团在原有吉宝(南通)船厂基础上扩大投资,产品从海洋工程特种船扩展到海洋工程下部模块,今后还将在建造海洋工程平台,并将中国国内研发机构移至南通。新加坡另一家大型海洋工程公司胜科海事集团也已入股南通中远船务公司,并与中远船务开展技术合作。二是收购一个海外研发机构,收获一支研发力量。江苏蛟龙重工在新加坡投资580万美元设立研发机构,成功进入海洋工程领域;惠生重工成功收购美国休斯敦深水技术公司,使该公司成为在国内企业中极少数拥有海洋深水技术研发能力的企业。今年江苏希能重工、江苏韩通船舶重工和道达重工等分别投资980万美元、500万美元和100万美元在新加坡等地开展业务。三是抓住一次产业发展机遇,抓紧吸聚一批人才。南通抓住世界船舶和海洋工程产业向我国转移的长期趋势和当前国际船舶产业相对低迷的有利时机,重点面向欧洲和日韩,积极延揽海外高层次人才,累计引进船舶类海外高层次人才125名,为船舶、海洋工程产业提升了研发实力。
(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