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10月27日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4.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左右。其中,四季度全国电力消费将继续保持并延续平稳增长态势,预计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3%左右。
此外,全年电力投资将略少于其年初预计的7500亿元;全国基建新增装机8500万千瓦左右,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将达10.5亿千瓦左右。
中电联指出,今冬明春,受火电新增规模下降、新增装机区域分布不平衡、煤质下降导致机组非计划停运增加、电源和电网建设不协调等因素影响,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偏紧,部分地区持续偏紧;同时,气候、来水、电煤供应等外部供应保障因素对电力供需平衡的影响不容乐观,很可能造成局部地区电力缺口增大、供需矛盾更为紧张。
该机构进一步预计,今冬明春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将达3000-4000万千瓦。预计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在4700小时左右,同比提高50小时左右;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在5250小时左右,同比提高200小时左右。
中电联同时指出,今年4、6月份国家发改委对部分省份上网和销售电价进行了调整,但电价缺口仍然较大,火电企业大面积亏损已经严重影响行业生产和发展。目前在电价体制改革尚未到位、竞争性电力市场尚未建立的条件下,煤电联动机制仍是解决煤电矛盾的有效措施。建议按期启动煤电联动机制且确保联动到位,同时要继续完善这个机制。
中电联进一步指出,今年1-8月份,火电生产企业利息支出479亿元,同比增长25.6%,是火电亏损的一个主因之一;火电生产企业虽然实现利润总额122亿元,但同比下降39.1%,并今年以来各月持续负增长;火电利润主要体现在东部部分省份,中部、东北地区各省火电企业仍然大面积亏损。同期,电力行业销售利润率为3.5%、其中火电业务销售利润率仅为1.5%,是各主要上下游行业中最低的,盈利能力不强、回报率偏低已经影响到电力行业保障供应和持续发展能力。
针对现价段部分地区缺电反映电源电网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中电联指出,应加快核准开工建设一批电网工程,将“三北”地区的富裕电力输送到东中部地区;确保“十二五”时期每年投产6000万千瓦左右的火电规模;尽快研究核准开工一些大型水电站和核电站,包括一部分违规机组在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后尽快核准并网发电。
报告披露的数据则显示,前三季度,化工、建材、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重点行业用电量合计114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分行业看,化工行业用电量26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各季度分别增长4.1%、10.8%和15.7%,增速逐季提高;建材行业用电量21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5%;黑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量40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6%;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量26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建材、钢铁、有色行业用电量已分别连续6个月、7个月、5个月稳定在历史高位。
前三季度,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4962万千瓦,同比减少224万千瓦。同期,全国火电新开工规模1262万千瓦,9月底火电在建规模6755万千瓦,分别同比减少1338万千瓦和1785万千瓦,规模缩小将对未来电力供应保障造成较大影响。
另一方面,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467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6%,是“十一五”以来水电发电量首次出现同期负增长的年份;二、三季度同比分别增长1.5%和下降14.7%,水电装机比重较高省份的水电生产形势非常严峻,已经严重影响电力供需平衡。
前三季度,全国跨区送电量完成12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6%;跨省输出电量47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跨区跨省送电对缓解部分地区电力供需紧张作用较大,如西北送华中增长11.7%,同时华中送出同比减少5.1%。同期,三峡电厂送出电量59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1.0%,已经连续5个月同比负增长。
报告还显示,前三季度,全国重点企业电厂存煤总体处于正常水平,各月重点企业电煤库存可用天数在13天以上,但受电煤价格、运力、产量等综合因素影响,局部地区、部分时段电煤供需仍出现紧张,缺煤停机容量较多。
(第一财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