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7日,酝酿已久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出炉。《规划》提出的“十二五”末钢铁工业调控最终目标: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资源保障程度、品种质量、节能环保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取得明显提升。部分企业具备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初步实现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企业的竞争力实际上是企业的某种实力,如盈利能力、市场销售能力、组织能力、核心能力等。当然,这里的核心能力是指钢铁企业内部存在的一组独特的、难以仿制的、有价值的核心技术和技能。
生产能力庞大、设备先进化明显,但08年之后赚钱能力大幅下滑
过去的“十一五”,我国钢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钢铁产量快速上升,2011年粗钢日均产量几乎都在190万吨的水平;设备大型化、先进化的趋势也很明显,高炉容量从500m³、1000m³提高到3000m³、5500m³、5800m³;炼钢过程也实现了设备的自动化管理等。其他方面,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兼并重组也有不同程度的成效。但是,自2008年经历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不仅没有突破性提高,反而是一路下滑。2011年1-9月份累计销售利润率仅为2.99%。下滑主因是上游高价铁矿石“蚕食”了钢企的利润,但也和每个钢铁企业的产品结构、原料采购能力、销售能力、管理能力不无关系。
采购能力
有效的炉料采购能力,较准确的采购时点,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采购任务,降低企业成本,并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采购能力成为影响钢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具体包括:铁矿石平均采购成本、焦炭平均采购成本、和原材料相关的运输费用等。
销售能力
销售能力,钢铁企业的产品只有销售出去才能够实现价值。销售能力强的企业,可以对市场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力,尤其在市场萎靡不振的时候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销售能力的强弱成为影响钢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直供比例、前5大经销商销售的比例。钢铁企业应该在保持产销率100%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工艺结构和产品结构,发展战略用户,和战略用户建立特定供求关系,从而增加销售的稳定性增长。
处于货币政策紧缩时段,增强企业的采购能力和销售能力的提高
钢铁行业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附属设施等均决定了其建设期需要大量资金,目前国家为控制通胀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短期贷款规模缩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因此注重企业采购能力和销售能力的提高。对于装备和技术升级,要注意和国家发展规划和
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结合,争取资金项目。
产品结构调整不要脱离市场
另外,市场是经济效益的源泉和调控器,产品结构调整必须与市场需求相衔接,不要脱离市场。一窝蜂的上马高附加值钢材精品生产线,到时候精品也有可能被“贱卖”。
总之,钢铁企业要发展优势,规避风险。主动渗透、参与、融合到整个钢铁产业链的上下游,与之建立起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的紧密关系,成功地延伸渠道经营链和原料采购链。(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张琳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