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三群”联动发展,已成为福建推进经济转型,加快海西建设,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港兴、业兴、城旺,这是福建发展新跨越的最强音。
在福建南部的漳州古雷半岛,一个石化产业基地正于建设工地上隆隆的机器声中迅速崛起,轮廓初显。
目前,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内台商投资的PX、PTA(8038,-112.00,-1.37%)、IPT三个石化启动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已完成总投资额的九成多。据预计,PX、PTA两个项目有望年底基本建成,明年首季投产;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的IPT项目,将与PX项目同步投产。
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是海西两个石化基地之一、福建十大新增长区域之一,拥有大陆唯一的台湾石化产业园区,并享有台资项目核准特殊政策。据规划,古雷区域将主动承接台湾石化产业转移及延伸发展,建成世界级的超大型炼化一体化石化工业园区,力争到2015年实现炼油总生产能力2000万吨以上、乙烯200万吨以上、工业产值3500亿元人民币。
古雷港经济开发区依港而立,古雷石化产业基地亦因港而兴。古雷港区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可供建设30万吨级码头的天然深水避风良港。近年来,随着港区开发建设不断加快,石化启动项目在此落地建设,越来越多的台湾石化业界把目光投向了古雷。由台商参与投资的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现已签约,总投资45亿美元,计划2014年陆续完工投产。
“福建沿海具备发展石化产业的良好港口及陆域条件。”正是依托岸线漫长曲折、深水港湾众多、建港条件优越的优势,福建放飞石化强省的梦想:从一个不产一滴油的省份,到而今炼油能力排到了全国前列,石化产业成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湄洲湾畔,泉港石化新城矗立,创造了福建石化强省的奇迹。2009年11月,由福建炼化公司与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沙特阿美公司联合投资的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年炼油1200万吨,年产乙烯80万吨,泉港由此跻身中国九大炼油基地行列。
如今,总投资近300亿元人民币的中化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欲形成年炼油1600万吨、年产乙烯100万吨产能的福建联合石化“脱瓶颈”改造扩建项目,又在泉港加快建设,预计2013年建成投产。这意味着届时福建的湄洲湾石化基地将有两大千万吨级炼油厂,形成石化产业集群。
湄洲湾畔林木资源匮乏的莆田市也充分发挥港口优势,演绎了“无木生财”的奇迹:先后建立中国首个海港进口木材检疫口岸秀屿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中国首个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和进口原木加工锯材出口试点基地,推动林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木材加工、贸易、集散中心和中国最大的木材进口基地。
伴随一批批央企、外企、民企看好海西发展的机遇布局福建,石化、冶金、火电、船舶等临港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在福建加快开发建设的十大新增长区域中,环三都澳、闽江口、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古雷半岛、平潭综合实验区等7个新增长区域都是沿海临港而设,成为产业集聚的“主战场”,就可见一斑。
港口群的建设,引导和促进临港产业集聚发展;临港产业的集聚发展,又推动港口群的发展。据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披露,今年前10个月,福建沿海港口吞吐量超3亿吨,同比增长15.6%,其中厦门港、湄洲湾港、福州港整合效应显现,吞吐量大幅增长,加速形成海西三大港口群;受不锈钢冶金产业在福建沿海地区集聚壮大影响,金属矿石吞吐量增势迅猛。
同样,厦(门)漳(州)泉(州)、福(州)宁(德)莆(田)平(潭)的“同城化”步伐提速,加速构筑厦门、福州两大都市区,也演绎了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三群”联动发展的协奏曲。
(中新社) |